易銳民:梁振英單挑《蘋果日報》

2019-04-15
 
AAA

ccy.jpg

已從香港特首之位退下來快兩年的梁振英,雖貴為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為國家肩負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工作,但對香港事務仍然非常關心,近日更鬧起一場「單挑」《蘋果日報》的風波。

《蘋果日報》昨天頭版刊登一幀很難看的廣告。廣告上半部是梁振英戴上「五星紅旗帽」的製圖,配上歌頌毛澤東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題目,並以簡體字寫上「支持梁振英擔任國家主席,儘快北上取代習總」。

下半部是一封信,抬頭「尊敬的梁振英同志」,內文諷刺他每日留意《蘋果》廣告,還提及當年競選特首時發生的「流浮山桃園結義」、及「UGL五千萬」等事件,落款「一群關心你晚年生活的香港市民」。

該廣告還刊上贊助單位:香港人忍耐力有限公司。這則廣告實際上是激進泛民社民連主席吳文遠巧立名目之舉,經費來源於他近日發起「#問候梁振英」眾籌行動,48小時內獲988人響應捐款16萬7000港元(2萬9000新元)。

梁振英在面簿發文,質疑該廣告聲稱由「香港人忍耐力有限公司」贊助刊登,但「法律界人士」查冊後未發現有此公司,涉嫌觸犯公司條例。他更質疑《蘋果》接受廣告時,廣告商「有沒有瞞騙或串謀行為」?

同時,梁振英也大方地回應表示,感謝吳文遠以全版搞笑廣告響應他近日的行動。他還請對方繼續宣傳,但「下次最好用英文再登一次」,讓外國廣告商也知道。

整場風波的背景,是梁振英近日經常在面簿計算《蘋果》每天有多少頁全版廣告,以及投放廣告的是哪些公司,被香港反對派質疑向廣告商施壓及打擊新聞自由。

事件源自港區中國全國人大代表王敏剛上月因病去世,梁振英閱讀《蘋果》時發現,專欄作家李怡的文章題為「報應」。梁認為,這是李怡繼汶川大地震後的「天譴」論後,又一冷血歪論。

因此,他以監察《蘋果》每日報章廣告作回應,強調只要上網以中英文搜索「抵制廣告商」、「抵制廣告主」等關鍵詞,就可找到大量西方自由民主國家廣告商抵制傳媒的事例。

儘管李怡事後澄清,從沒寫過以《天譴》為題目的文章,只曾寫《災難頻仍積德消災》,但其《報應》文章,已令香港親北京陣營憤怒,表明全力支持梁振英為王敏剛討回公道。

無論如何,由李怡寫文、梁振英反擊,到《蘋果》頭版廣告諷刺,這一連串事件中,大部分香港人都只是充當「花生客」,視之為一場「無聊政治秀」。還有分析人士認為,梁振英其實是為《蘋果》曲線宣傳。

事實上,《蘋果》並沒被梁振英的「監察廣告」行動嚇怕,反而如獲至寶,大肆報道,昨天更將印刷量提升至9萬零689份。《蘋果》刻意將尾數定為689,顯然是諷刺梁振英。當年梁振英以689票當選特首,反對派常以粵語中譏諷男性的粗俗語言「沒7」取笑他。

在「佔中」及「旺角騷亂」後,港人對政治冷感,上街遊行人數每況愈下,加上傳媒生態變化,購買《蘋果》的讀者已愈來愈少,報份由數年前的近20萬份,跌至現在不到10萬。

《蘋果》母公司壹傳媒業績多年虧蝕,近半年接連變賣台灣資產套現。證券分析員指出,壹傳媒現在是忙於解決生存問題。因此,就算梁振英不施行「監察廣告」行動,《蘋果》也在風雨飄搖。

據《蘋果》社長張劍虹透露:「梁振英此等作為並非新鮮,多年來一直如此,透過狙擊廣告商向《蘋果》施壓,廣告商受到壓力不敢在《蘋果》登廣告。」反對派認為,「收拾蘋果」是梁振英未完成的政治任務。

不過,就算《蘋果》被收拾了,香港的親北京媒體也要爭氣一點,以目前的情況來看,親北京媒體的讀者和廣告仍欠佳,尤其港青基本上不看報章,而近年興起的網媒,發展也不似預期。

到底香港人尤其是年輕人,需要怎樣的媒體呢?這是一個大課題,有待媒體人一起去思考。

 

文章轉載自《聯合早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內地對新聞自由、公共利益的探討和重視,應該令香港明白,我們現在不斷收緊言論自由空間、不斷設下紅線,是「反其道而行」!《基本法》第27條訂明「香港居民享有言論、新聞、出版的自由」,這是體現內地與香港「兩制」分別的其中一項重要特色。

    陳景祥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