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俊傑:抱還是不抱?

2019-09-16
葉俊傑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應用科學系講師
 
AAA

bb.jpg

「抱還是不抱?」常令新手父母陷入極度矛盾。部分家長認為,孩子一哭就抱會被寵慣,以後哭鬧只會變本加厲;不抱呢?爸媽又不忍心,究竟如何是好?

大家有否發現,當孩子有足夠力氣轉身後,他們會傾向直抱而不再想橫臥在父母懷中?原來直抱就如我們「互相」擁抱,這不是「想要」,而是「需要」。皮膚是溝通的能手,然而在華人社會中,擁抱等肌膚接觸較少,但原來這有礙孩子的情緒發展。

瑞典舍夫德大學(University of Skövde)認知神經科學高級講師India Morrison指出,皮膚除了保護身體,讓人類感知冷暖等外來資訊外,更是一個社交器官,與他人的肌膚接觸可引發不同的情緒感受。鮮有肌膚接觸的孩子,身心上的需要被刻意淡化或遺忘,消極的情緒只會有增無減。

輕撫的生物機制

抱抱就是透過肌膚接觸,向孩子傳遞「我愛你,你很安全」的訊息。而輕撫對小孩子而言,亦可產生愉快的感覺。就算孩子沒要求,作為父母也會時常不自覺地輕撫孩子的臉龐、小手或頭髮。不要輕視看似簡單的舉動,這些肌膚接觸對孩子的成長有正面影響,例如有助建立正面的親子關係、穩定的情緒行為、提升睡眠質素等。

瑞典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 of Gothenburg)生理學系研究員Rochelle Ackerley,曾經測試不同質感的物料(如軟掃、沙紙、動物皮毛)輕掃身體不同部位的情緒反應,發現以輕柔物料輕掃身體有毛髮覆蓋的皮膚(手臂及面部等),所引發的愉快及舒適等正面情緒反應,較沒毛髮覆蓋(手掌)的地方多。原因是手臂上有毛髮覆蓋的皮膚底層,有一組與觸感有關的神經(C-tactile afferents),當受刺激後,大腦內跟獎勵機制、情緒控制、血壓與心跳有關的島葉皮質(Insular cortex)等腦區,也一同受刺激,並讓我們感受到愉快和舒適。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IVE)應用科學系提供多項課程,涵蓋範圍廣泛,包括生物科技、藥劑科學、配藥學、醫療保健、化驗科學、生物醫學、食品科技及安全、應用營養學、環境保護及環境管理等,以配合社會需要和行業趨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容許我以一位哲人的話作本欄的收結吧:你的孩子,並非因你而來,而是借你而來;孩子是箭,你是弓,由造物主的手,射他到遙遠的目標。

    何紫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