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添生:醫療長遠規劃需命中人口老化挑戰

2019-11-29
林添生
公共政策及事務顧問
 
AAA

hos1.jpg

在過往一份《施政報告》中,普羅大眾普遍關心土地供應、房屋樓價問題。面對人口老化日益嚴重,市民對醫療資源需求將大增,醫療衞生成為另一個政策重點和市民關心的議題。

發展基層醫療 開拓新醫社協作模式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局方會專注六大政策範疇,分別是:促進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加強疾病防控、推動中醫藥發展、強化醫療服務、可持續發展醫療系統及完善公共衞生規管。《施政報告》在上述部分範疇亦有所着墨,包括提議設立更多地區康健中心、擴展學校外展疫苗接種計劃、加強對不常見疾病患者支援等。

《施政報告》未有觸及所有醫療政策範疇,而措施多屬中長期性質,有助本港醫療體系的長遠規劃和可持續發展。而筆者認為,將政策方向集中於發展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和加強地區性疾病防控,是正確的方向。

全港首間地區康健中心於今年九月在葵青區開始營運,《施政報告》提及未來將在六區設立新康健中心,遍及港九新界,務求加強對地區基層醫療的支援。其餘十一區將設立屬過渡性質的地區康健站,為居民提供健康推廣、諮詢及慢性病護理服務。地區康健中心除了扭轉現時「重治療,輕預防」的醫療體制和觀念,還有兩個重要作用,分別是試驗公私營合作的醫社協作模式,和推動地區預防工作。

面對人口老化,隨之以來長期病患數目亦無可避免地上升,醫療系統在未來數十年將面臨沉重壓力。當中所牽涉未必是複雜或難於應付的疾病,而多是因老人長期缺乏健康及疾病管理、或延誤診治而造成的慢性病。醫社合作,是透過跨界別參與,由社工、護士、專職醫療人員(如職業治療師、臨床心理學家)組成的專業團隊,鼓勵病人學習自我管理,同時亦可協助病人尋求社會上的多方面資源,改變一直以來醫療系統和其他社會支援系統分家的現狀。

當局可挑選合適和具有條件的日間活動中心、老人院等作試點,先行先試上述模式。隨着地區康健中心陸續在全港多區投入服務,醫社合作的服務便可以以更廣泛、更有效率的方式,為基層加強醫療服務。

聚焦社區醫療工作 預防勝於治療

推動地區預防工作是地區康健中心所肩負的另一重任。疾病防控工作分為三個層面:提高健康認知、進行風險評估和篩查、慢性疾病管理和社區復康服務。三者存在層遞的關係,當局能有效提高公眾對健康和疾病的認知,就能降低他們患上慢性疾病的風險,他們對未來復康服務的需要自然隨之減少。簡單為老年人量血壓、舉辦健康講座看似微不足道,但就是這些以往被忽視的預防工作,聚沙成塔,建設整個醫療系統的可持續性。

筆者亦希望基層醫療健康服務新方向,可以考慮更集中預防精神及心理病,及照顧先天性疾病患者。現時醫管局精神科門診輪候時間長,反映公營醫療系統對這方面的資源緊絀,香港人生活異常緊張,患上精神及心理病的風險可謂拾級而上。而現時許多醫療保險計劃都不包括為精神病患者及先天性疾病患者提供治療,但這類病人在私家醫院或診所求醫的費用不菲。政府有責任加強對他們的保障。

現屆政府在社福和醫療方面投入更多資源。在過去兩年,該項經常性開支上升了29%,最新財政年度預算達1,649億元。政府有責任將一分一毫公帑用得其所。透過對醫療體系長遠承擔和提升合作模式,有助香港迎接人口老化的挑戰。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隨着人口老化,長者對醫療系統的依賴只會有增無減。面對這「銀色海嘯」(silver tsunami),如要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可持續醫療服務,「社區老人評估服務」實為重要的一環,政府需考慮投放更多資源至有關服務。

    周尚明  2023-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