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美嫦:借狠批引起輿論 《好聲好戲》能為香港娛樂事業帶來什麼?

2021-06-07
鄭美嫦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6-07 at 16.37.59.jpeg

內地好幾年前已流行真人秀,這股風氣好像吹不起來,偶然電視台有一兩個節目深受好評,結果節目結束後又沒有什麼後着。最近無綫《好聲好戲》在5月28日舉行了一場「終極混戰」,三個進入決賽的藝人是陳自瑤、馮盈盈和張振朗為《雷雨》的其中一幕配音。節目大概播了兩個星期,目前有兩集上了YouTube 排行榜:一集是她模仿媒人婆鄧碧雲的口音,配《流氓皇帝》,另一集是她跟張頴康配《他來自江湖》獲激讚。除了陳自瑤,另外兩位進入決賽的藝人馮盈盈、張振朗的表現也很出色,我作為觀眾,隔着屏幕也感受到他們的付出。

對演員來說,參加這類節目可以出鏡增加曝光率,可以在專業評判身上得到意見,學到些專業技巧,對電視台來說,真人秀和其他節目一樣,最重要的是增加收視。從這個角度看,《好聲好戲》是成功的,TVB以極低的成本便能成功吸引傳媒報道,只是注意力似乎更多地放在評判身上,從第一集劉江批評何廣沛配音「好渣」,到王祖藍狠批黃祥興「放棄咗」,全部成功上了娛樂頭條。

在第一集《好聲好戲》中,何廣沛的表現被劉江批評「不及格」、「好渣」。「好渣」是一種純感情的批評,劉江不顧被何廣沛的面子,沒有任何委婉,直截了當地把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結果翌日《東方》頭條:「何廣沛配音遭劉江狠批『好渣』」、娛樂Online 這樣寫:「無綫新節目《好聲好戲》 何廣沛被劉江彈表現差」。後面黃祥興配鄭少秋,結果「滿江紅」,得七盞紅燈,全部評判評為不及格。作為評判的汪明荃直指對方排練次數太少,王祖藍認為對方沒好好準備,放棄了表現自己的機會,結果成功製造一番輿論。

狠批本身是一種話語行為:我們中學的時候學過說話的語氣,原來是來自「言語行為理論」(Speech Act Theory)。這套理論認為人們跟對方說話是帶着目的的,例如警察命令賊人「咪郁」、小朋友要求媽媽陪他玩、遊客問路等,這些說話叫「話語行為」。把言語行為理論套入真人秀:一群藝員只有數天時間練習配音,壓力爆煲之餘,表現未如理想其實是可以理解的。作為評判,在中國人的社會,當着觀眾面前,大家都想當個好人吧?為什麼評判選擇直接批評?內地早前的真人秀《演員請就位2》更出現了評判舌劍唇槍的一幕:評判甲認為演員做得不錯應該嘉許,評判乙不同意,甲堅持自己的想法,結果乙竟退出節目錄製,作為觀眾,我完全同意乙的看法——比起研究這個演員的付出,兩個對立的評判在鏡頭前吵架,似乎更能吸引觀眾的視線。

真人秀的滲透力強,很多觀眾上網看真人秀,想看到演員真實的一面,但是電視台為了加強節目效果,有時會為演員帶來過度壓力,內地就曾經有節目二十四小時拍着演員的生活,陳自瑤曾經說過她因為短時間內過度綵排而病倒。可是真人秀的壽命很短,傳媒話題又不一定落到演員的身上,值得嗎?我對此是有保留的。據說《好聲好戲》這個節目由無綫創意官王祖藍提出,他曾公開講過,粵港澳大灣區是香港演藝界人士的好機會,可是我們應該怎樣抓住這個機會呢?真人秀之後,電視台有沒有可能另辟蹊徑,例如支持演員寫自己的劇本,拍攝自己的網劇,進一步豐富他們的才華?

真人秀對無綫來說不是什麼新鮮事,十年前的《超級巨聲》就誕生了許多歌手,大部分至今還是半紅不黑,這是市場收窄,缺少機會,還是無綫本身捧人的策略錯誤?希望大台能認真想想這個問題,為培育本地演員多花點心思,為香港的無綫廣播帶來一番新景象。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