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台灣當局「擁核擁導」意味着什麼?

2021-08-25
宋忠平
評論員
 
AAA

图片1.png

台灣到底要不要「擁核、擁導」,這是一個長期以來很有爭議的政治話題,但最近兩條新聞再次讓這個敏感的政治話題浮出水面。

正是因為美國拋棄了阿富汗政府及政府軍,結果阿富汗政府倒台了,總統加尼跑了,政府軍則兵敗如山倒,塔利班趁勢接管了阿富汗政權,本來沒打算如此順利接管喀布爾,但事情進展過於順利也出乎塔利班的意料。但這種悲催的結果讓台灣當局深感壓力,難以自保,畢竟美國在關鍵時刻未必靠得住,只能靠自己,蔡英文在公開場合已經表達了同樣尷尬和無奈的立場。

就在近日,美國前黑水公司創始人就叫囂阿富汗的結局恰恰證明台灣當局應該購買核武器實現「擁核」,這位美國老兵認為,台灣當局即使花再多的錢也要買幾枚核武器,如此一來中國大陸就不敢對台灣動武了,這也算是直接給台灣當局支了一損招。

不僅如此,還是美軍潰逃阿富汗問題也在刺激早已成「驚弓之鳥」的台灣當局,旋即台灣當局宣布要斥資2000億新台幣發展中程導彈武器,導彈包括兩種,一種是巡航導彈,比如雄風二E,還有就是彈道導彈。同樣,美軍為台軍升級的F-16V戰機可以攜帶核武器攻擊中國大陸。

不要說這2000億元新台幣從何而出,就算有了,台灣當局有這個基礎科技能力嗎?究竟是不是只要台灣當局「擁核擁導」了,台灣就徹底安全了?當然不是這個道理,適得其反,台灣當局此舉只能讓兩岸早日完成國家統一。

實際上,早在2019年,烏克蘭就提出來要「擁核」自衛,認為如果有了核武器,俄羅斯就不敢欺負烏克蘭了,克里米亞和頓巴斯地區就不會陷入今天的窘境。但烏克蘭外長隨後予以澄清,指出烏克蘭不會發展核武器。但事實是,如果烏克蘭「擁核」,一旦俄烏雙方之間發生了爭執,將會出現人間悲劇,因此,烏克蘭「擁核」並不能夠保證克里米亞不丟失,「擁核」未必能確保自保。

WhatsApp Image 2021-08-25 at 09.55.08.jpeg

台灣早就具備仿製和研製彈道導彈的能力。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打造了一款短程彈道導彈「長矛」,台灣花了很長時間把這款導彈實現了仿製,改名叫「青峰」導彈。此後,台灣也在不斷研製彈道導彈,尤其是希望實現研製中程彈道導彈。另外,台灣當局如今也在打造中程巡航導彈,類似於美國「戰斧」巡航導彈,就是通過此舉來實現建立台軍的遠程打擊能力。

不僅如此,台灣曾經也是在六七十年代,尤其是中國大陸「擁核」後,秘密研製和發展核武器,並且還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是後來這個項目被披露了,有叛逃的人員跑到了美國披露了相關的項目,結果就被美國強行叫停。美國並不希望台灣發展核武器來刺激中國大陸,如果台灣早早發展核武器刺激中國大陸,很可能台灣問題早就解決了,所以美國強硬叫停了台灣的核武器項目。

但台灣研製核武器也有天然的劣勢,一是缺乏可用的核試驗場,台灣島面積只有3.6萬平方公里,到哪去找一個合適的核試驗場,在計算機上可以進行仿真試驗,但如果不進行一兩次的真實核爆,台灣的核武器也很難研製成功,再加之台灣缺乏關鍵的原材料,比如鈾,還有核心技術都需要靠進口,這就限制了台灣發展核武器的基礎能力。

如今,台灣當局已經具備擁有彈道導彈的基礎能力,這一點也不去刻意貶低台灣擁有彈道導彈的能力,包括台灣也在不斷在進行各種探空火箭試驗。但客觀來講,台灣當局可以拿出基礎彈道導彈,可先進的彈道導彈是拿不出來的,國外也不會幫助台灣搞這種先進的彈道導彈,但基礎的彈道導彈的突防能力還是比較有限,這與解放軍相比是小巫見大巫。

但如果台灣要是擁有中程彈道導彈,必然會遭致解放軍的第一輪打擊。如果台灣當局繼續要「擁核」,就意味着中國大陸將會提前來解決台灣問題,因為中國大陸是絕不允許台灣「擁核」,這個政策堅定不移。台灣「擁核」不代表台灣可以堂而皇之的搞獨立了,恰恰是台灣「擁核」以及想擁有中遠程彈道導彈,只能意味着台獨分子們早早滅亡,那麼兩岸的事情也就可以早早得以解決。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日前,山東艦軍官曾明確表示,未來將與遼寧艦「共赴深藍」。雙航母呼應配合,其懾控範圍將從500公里擴大到1000公里,擁有更高效的作戰預警和戰場態勢感知,在制空、制海方面塑造新優勢,構建強有力的反介入/區域拒止體系。未來福建艦服役後,三艘航母將實現無縫銜接的飽和戰備執勤。

    甘若水  2023-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