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劃生:爲國捐軀球星 – 『小黑炭』陳鎮和

2022-01-25
歐陽逢康
香港足球史學會前會長
 
AAA

 4.jpg

1.jpg

早前筆者寫了一篇有關一位在大半世紀前參與抗日戰爭的球星譚江柏,其實除了他之外,還有其他與香港有關的足球員,在此民族生死存亡的關頭獻身祖國,其中比較知名的一位是綽號『小黑炭』的陳鎮和。陳是1920至1930年代國腳,是傑出中場及前鋒球員,馳名上海、廣州、香港三地,而最爲人傳頌的是他最後為國捐軀,而其殉國的事跡亦帶出了我國抗戰初期的困境與當時複雜的國際形勢。

陳鎮和原籍福建省漳州府海澄縣,1906年出生於荷屬東印度群島爪哇巴城 (即印尼雅加達) 的一個華僑家庭 。陳父陳金山為愛國華僑,曾為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募捐 。為讓子女不忘祖國,於陳鎮和12歲那年送他及大哥和三弟回國讀書 ,先就讀於廈門的中學,不久即轉到南京金陵大學附屬中學 。陳自幼喜好體育運動,在金陵附中就加入了學校足球隊。

1926年,在復旦大學教體育的球王李惠堂,率領該校足籃球隊到訪南京,與金陵附中比賽,在球場上見到身高5呎5吋的陳鎮和甚有天份,認為決非池中之物 。

同年陳鎮和進入上海暨大外國語文學系,李惠堂邀請他參加樂華足球隊 ,司職前鋒,在校隊中他還當上隊長 。球迷見其身材矮小,皮膚黝黑,暱稱他為「小黑炭」。當年暨大足球隊在江南一帶乃至全國都享有盛譽,球隊曾連續9年(1927-1936)拿過江南八所大學足球比賽冠軍。

1927年2月,陳鎮和與李惠堂等四人成為首批入選上海埠際賽隊的華人球員,來港作『滬港杯』埠際賽,同時亦代表華東隊來港作全國分區賽,陳在兩隊中均擔任左翼。可惜滬港杯滬隊大敗0-4,而接着第二天舉行的分區賽,陳代表的華東隊又敗1-4。

同年夏天,陳參與了樂華、南華、中華三華隊征澳洲,在征澳隊中他司職中場。當地報章稱讚他是非常稱職的中衛,比他所有其他中場隊友更有效地供應雙翼,而其傳球十分準確,甚少誤傳。這次征澳陳射入9球,為全隊入球第四多,僅在李惠堂、戴麟經和馮景祥之後。

1930年對陳鎮和是大起大落的一年,4月他和樂華隊友代表上海市參加在杭州舉行的第四屆全運會,榮獲全國足球冠軍。同年5月他又代表國家在東京舉行的第九屆遠東運動會奪取足球錦標(這是他唯一一次參加遠運會,第十屆,即最後一屆他沒有入選,反而他弟弟陳鎮祥入選,不過是後備)。

7月陳鎮和跟隨樂華隊遠征歐洲,這次遠征因為英國懷疑樂華隊中的香港球員曹桂成和陳光耀觸犯條例,結果要中途折返,這事件引起陳鎮和與樂華當事人不和,陳毅然脫離樂華,以暨南大學名義另組『真茹足球隊』(『真茹』是暨南大學上海時期的所在地),並出任隊長 。他於1932年在暨南大學畢業,卻仍留在該校圖書館工作,但不夠一年便被迫離開。

陳鎮和球技出眾,但在球場上的脾氣卻不小,話說1932年12月18日一場上海西聯會甲組聯賽真茹對東華,完場前5分鐘真茹領先2-1,卻在此時被判12碼球,身為真茹隊長的陳鎮和憤而拉隊離場,事後被西聯會重罰停賽一個球季。西聯會的決定被認為是有意拔去華隊中的重要棋子,因為陳是上海華人球員中最令洋球員懼怕的一人 。(球王李惠堂這時已回香港。)

X.png

(上圖:陳鎮和(中)與隊友孫錦順(左)及賈幼良)

加入廣東航校

1932年12月陳鎮和被罰停賽後,立刻南來廣東 ,於1933年考進廣東航空學校 ,成為第7期甲訓練班學員。查孫中山廣東革命政府於1924年9月 (成立黃埔軍校之後三個月),在蘇聯顧問協助下,在廣州東山大沙頭革命基地創建蘇聯模式的『廣東軍事飛機學校』,俗稱『廣東航空學校』,由蘇聯、德國軍官任教,是為中國第一所新型軍事航空學校 。1932年9月1日,國府空軍於杭州筧橋建軍、成立中央航空學校 ,但廣東航校卻隸屬於廣東空軍而非中央空軍,中國有兩支空軍成分裂狀態。

在廣東航校陳與樂華隊友徐亞煇是同班同學,學校設於廣州,鄰近香港,陳本於1933-1934年這屆已經想來香港為中華會效力,可是因爲『廣州空校校規所限』,沒能來港助陣 。

1934-1935年那屆航校校規這障礙似乎得以解除,陳徐二人除了為當地球會效力之外,得以同時來港為『中華會』 上陣,被稱爲『空軍二俠』,陳通常任輔鋒,徐則任中堅,陳為中華在聯賽比賽7場,射入9球,以及銀牌兩場,射入1球,可是這時的中華會已非1920年代聯賽三連霸的中華,只是一支中游隊伍。

1935-1936年球季季初陳仍為中華效力,且獲選為隊長 ,一度傳聞他的弟弟陳鎮祥也來投效中華,與哥哥一同上陣 ,可是後來没有成為事實。

銅皮鐵骨滿場飛

當年 (1935年) 10月,陳鎮和代表廣東足球隊到上海出席第六屆全運會,司職左輔,在10月19日舉行的決賽敗於香港隊1-3,陳射入破蛋的一球。陳於下半場曾與港隊黃美順發生衝突,引致球迷騷亂,要出動一營憲兵鎮壓。

10月20日全運會結束,陳並没有回港,而是留在上海,效力上海優遊 ,並加入在杭州筧橋的中央航空學校 (杭州與上海鄰近,正如廣東航校靠近香港一樣)。1936年1月24日,港滬埠際賽在上海舉行,陳入選上海隊,擔任左翼 (港勝3-2,陳没有入球)。

陳又入選1936年的第11屆柏林世運會中國足球隊,為了赴德出席世運,陳要暫時休學。在世運隊27場南遊籌款賽中,陳以中衛身分,只射入3球。最後在柏林對英國的比賽中,陳獲李惠堂派上陣,任左中衞。他和黃美順、徐亞輝組成的中場線,協助後防李天生和譚江柏穩守,大半場保持不失,助攻時又能威脅英軍後防;只是到下半場後段陳與其他球員氣力不繼才告失手,被英國隊攻入兩球而遭淘汰。

陳鎮和之獲李惠堂賞識,亦可見於球王心目中的戰前全國最佳陣容中,陳獲選入副選陣容 。陳可踢中場,亦可踢前鋒。球王指他有『鋼皮鐵骨滿場飛之美譽』。 報章形容他『氣雄力壯,善撞善衝』,『腳頭爽利,奔走迅速』 。

他的大學同學兼球場戰友劉始讚這樣形容他:『他在球場上,無論勝敗,那種『始終如一』的作戰精神是夠使人欽佩讚賞的,你永不會看到他懶洋洋地在等球,你總看見他滿場飛奔,不停地追逐搶奪,他從未一次呆觀着,讓敵人奪去了球而不窮追的,他那種勇猛矯捷,殺氣騰騰的雄姿,正似一匹打傷了的白額虎,使任何癲馬望而生畏。』劉認為陳擔任左中衛比前鋒更好,能助攻助守,『長氣如虹,首尾相顧,不貪盤,不爭功』 。

陳鎮和於世運後返國已是冬天,他和老友徐亞輝均決定退出中華會,加入一隊新鮮出爐的九華會,但不久又離港。

Y.png

(上圖:『鋼皮鐵骨滿場飛』 的陳鎮和)

加入中央航校

陳說他從歐洲回來後,覺得為了足球遠遊,躭誤了不少光陰,決心從此放棄足球,一心加入空軍為國出力 。陳旋即加入中央空軍官校,被編入第8期驅逐組,轉到中央航空學校洛陽分校訓練。1937年春,在洛陽完成初級飛行訓練後,轉到杭州筧橋中央航校總部參加中級飛行訓練 。

就在這年 (1937年) 夏天發生「七七」盧溝橋事變。筧橋是中央航校總部,又位於東南臨海地區,戰事一起必先遭受日機空襲,實非立即他遷不可。全體學員於8月1日搭乘火車撤離 (飛機則由飛行教官駕走),他們離去不久,上海保衛戰於8月13日爆發 ,翌日筧橋亦被從台北起飛的日本長程轟炸機越洋襲擊 。

Z.png

(上圖:中央航空學校學生整裝出發)

誤傳死訊

12月4日,路透社發出電訊,指陳鎮和於11月24日駕機轟炸黃浦江口日艦長門號時,被日軍高射炮擊落殉國 。全國體育界對此深表哀悼,本港及上海體育界立即計劃舉辦籌款賽和追悼會 ,後來澄清純屬誤會,其實陳鎮和尚未畢業,無可能駕機出擊。另近年出版的中國空軍史資料亦顯示,抗日戰爭爆發初期,參與戰鬥的是經已畢業的第2-6期學員 ,而陳是第8期。但究竟陳鎮和失踪期間哪裡去了?
 

W.png

(上圖:1937年12月5日的本港報章,誤傳陳鎮和的『死訊』)

原來陳鎮和與其他學員撤離杭州後,去過江西南昌和湖北孝感,又到過廣西柳州,11月20日離開柳州,坐了一星期汽車,最後去到雲南昆明。期間陳有信函寄給港滬親友 ,但那個風煙四起的年代郵遞緩慢,信息不通,而航校人員的動向是軍事秘密,不會向外宣布,於是發生嚴重誤會。

陳一位好友於12月16日接到他從昆明寄來的信件,才知道他尚在人間,消息於12月24日才傳到香港 ,於是原定於12月25日舉行的追悼會臨時取消,同日舉行的籌款賽按照原定計劃進行,但改為籌款賑濟國內兵災。

在昆明,航校師生駐於原雲南航空學校舊址,繼續空軍軍官訓練課程,大約1938年8月陳鎮和在航校八期畢業,9月14日離開昆明,到甘肅省會蘭州受訓。他在給報章寫的信中說,在蘭州他每日白天都在機場度過,至晚上才能入宿舍睡覺,没有時間到城內玩,生活十分艱苦,唯一令他支持下去的,是即將上戰場殺敵、收復錦繡河山的盼望 。

陳畢業後歷任空軍第3大隊32及28中隊飛行員,第2大隊2中隊及空軍第5大隊27中隊飛行員,期間屢立戰功,升至中尉三級。

V.png

(上圖:陳鎮和在戰鬥機上的雄姿)

蘭州有幸埋忠骨

1941年初,陳接到任務,到新疆接收蘇聯戰機。查國民政府在1936年日本和德國簽署『反共產國際協定』、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及國民政府與莫斯科簽署『中蘇互不侵犯條約』後,獲得擔心被日德兩國東西夾擊的蘇聯,以貸款方式供給大批包括飛機在內的武器 (中國無能力自製先進軍機,其他國家則保持中立),並派出志願飛行員,與中國機師並肩保衛中國領空,令日空軍損失頗重 。

但1940年出現的日本皇牌『零式』艦載戰鬥機,西方盟國戰機 – 無論是英國的『噴火』式戰機,或者美國的P-51『野馬』式戰機 – 無一是其對手,而中國使用的蘇製I-152和I-16戰機更是難以匹敵(這兩種戰機自1938年起替代美國道格拉斯廠生產的Douglas O-2MC戰機,作為中國空軍主力 )。蘇聯於是決定向國民政府提供I-152的改良型號 ─ Polikarpov I-153 Chaika 。

2.jpg

(I-153 - 陳鎮和殉職時正駕駛這型號的戰機。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

有關安排是於1941年1-2月間,分三批用卡車把75架這種最後一代雙翼戰機的組件,運到新疆省最東面與甘肅省接壤的哈密,在那裏組裝測試後,移交中國空軍 。

1941年1月28日,陳鎮和隨部隊前往哈密接收該批戰機,然後分批送回成都基地。2月3日 ,機群途經甘肅河西走廊星星峽附近時,遇上黃沙暴,五機中只有一機成功抵達基地,其餘四機中兩名機師跳降落傘逃生獲救 (I-153是單人駕駛戰機),陳及另一機師與戰機一起墮地殉國 ,他的遺體葬於蘭州焦家灣空軍烈士公墓 ,終年才35歲。

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中國年輕人已流行自由戀愛,陳鎮和在廣東期間已有親密女友,是一位籃球女將 ,但陳一直以國家為重,至離世之日還未成親 。

陳鎮和弟弟陳鎮祥,亦為上海足球名將,身高六尺,外號『山東炮』,司職中堅,李惠堂指他有相當造詣 。他和兄長一樣加入空軍抗日。1933年陳鎮祥代表國家隊出席第10屆遠東運動會,只被列作後備,曾於首仗對菲律賓臨完場時入替。陳鎮祥退休後執教新疆足球隊,還出任新疆足協主席。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1920代賴端甫開始在報章擔任體育記者,鼓吹體育運動,是為我國在報章提倡體育的第一人。賴首先在1923年創刊的新國華報詳細報導本地體育活動,向華人讀者介紹各種運動項目,繼而將這種做法帶到劉鑄伯倡辦的華商總會報和後來的華僑日報,筆名『球場舊侣』。

    歐陽逢康  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