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換人有用嗎?非常有

2022-03-07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11.jpg

香港疫情惡化至此,很明顯已經到了管治失效的地步。這不僅體現在政策上面對疫情的節節敗退,自我打臉,也來自政府內部混亂的思維取態。

政策混亂自不必說,所謂「動態清零」已經是掩耳盜鈴。強制檢測跟不上,就開始允許自測,但沒有監督機制,又遲遲搞不出可行的呈報、支援、收治機制,導致政府連真實的疫情數字都掌握不到,控制傳染源更不可能,遑論帶領社會抗疫。思維混亂更是明顯,打開新聞看看高官們的發言,單單強檢是否禁足,甚麼方式禁足都一人一個說法,研究了這麼多天居然做不到統一公布方案。這邊局長剛轉口風說可能禁足配合強檢,行政長官就出來講不會封鎖,但又講的模稜兩可,引人猜測。近日城中的搶購潮,就是民眾用腳投票證明政府的無能。

13.jpg

事到如今,相信大家已經看的很明白了,香港抗疫失敗,最大的問題是管治者本身。正是他們這種瞻前顧後,按部就班,毫無預案,脫離現實的狀態,把香港拖到了現在這個地步。但由於特區政府對抗疫負有「主體責任」,中央按政治倫理不會直接落場指揮。那麼誰做這個特首,誰做衛生事務官員就非常重要。如果允許不稱職官員繼續執政,香港只會被陰乾、拖死。

每次說到這裏總有人會問,換人有用嗎?類似「香港政府係咁嘅啦,無用」,「誰做都一樣搞唔掂」,「制度如此,沒辦法」等言論不絕於耳。實際上,這是一種「領袖虛無主義」。換人當然有用,而且非常有用。

回想2019年。香港警隊在修例風波初期使用了錯誤的戰術,使得暴亂持續,越發不可收拾。在時任一哥盧偉聰的治下,警隊就像個例行公事的機器:OK,今天有黑衣人聚集了,那就派一支隊伍過去,對方扔幾個燃燒瓶,我們就打幾顆催淚彈。而且當初行動以驅散為主,一個地方清場就可以收工了。當年一位做攝影記者的朋友每天在現場做報道,早看透了:這不是要平息暴亂,不是嚴格執法,這是每日「例牌」打卡返工,沒完沒了。

後來鄧炳強上任,局面迅速扭轉,他是怎麼做的?每次騷亂前提前分析情報,到可能出事的地方提前部署,來人就抓,把騷亂在萌芽階段掐死。後來的理工大學佔領事件中,他更是用圍困的方法讓勇武派投降,大規模打擊、拘捕了黑暴有生力量,最後結束了整場運動。

警隊還是那個警隊,但結果為甚麼變了?這就是團體中領袖的關鍵作用。換人有沒有用?實在太有用了。

回到抗疫本身,邏輯相同。香港不缺做事的人,不缺制度,對手也不是那麼恐怖,就是缺有責任感、決策力和執行力的管治者。香港公務員團體的執行能力和服務質素出色,筆者就認識幾位有心有能力做事的公務員朋友,面對疫情很希望服務社會。但他們坦言看不到政府的整體思路,自己只能發愁,有力使不出。由此可見,香港之所以面對疫情下管治幾乎癱瘓的窘境,不是身體不夠強健,而是腦死亡。

所以現在當務之急,不是輸血,而是換腦。否則香港還會在港府這種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等問題難以收拾就把矛盾推給社會,推給中央的套路下無限循環。

當然這會涉及到另一個問題:「換人能換誰?」

按現在的形勢,最直接的辦法是:免去林鄭月娥的職位,由政務司司長李家超接替,做臨時特首,帶領社會抗疫,將疫情控制後再過度給下任。李作為警隊高層曾多次率團隊破獲大案,管治思維必然與政務官出身官員的那種程序為先的套路不同。而這種以結果為導向的工作思路正是抗疫需要的。

另外,幾輪疫情下來,社會對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的能力和責任心應該已有充分認識。香港醫學界人才不少,比她更勝任的人有很多。就從近期對疫情發表過看法幾位醫學專家,如在內地長期參與抗疫的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盧寵茂,前任食衛局局長現任政協委員高永文,有SARS防控經驗並盛傳有意出選特首的陳馮富珍,哪一位臨時做「抗疫總指揮」都比陳肇始更有能力,更有經驗,更了解疫情防控模式。中央應當斷則斷,果斷庸者下,能者上。

15.jpg

根據傳媒報道,國家副總理孫春蘭已經「接連就香港抗疫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作為統籌國家抗疫大局的最主要官員,此番表態可能預示着香港政府這種「半死不活」的抗疫方式將有重大改變。港府似乎也嗅到了殺氣,連夜發出題為「特區政府全力抗擊當前疫情」的新聞公報,詳細為各局長分工,大有「老闆再給我一次機會」的迴光返照。但就在這火燒眉毛的時候,政府還在文中大談「法治社會、法律基礎」為自己的低效、拖延辯護,已經無可救藥。任何企業高管做的這麼差,都早已被炒魷N次,這些高官們能穩坐到現在已經是人間奇聞,何況這是生與死,穩定還是混亂的大是大非問題。社會已經給了港府太多機會,不能再任由她們耗下去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或許有人擔心檢討報告最後會作出問責,要求負責處理疫情的一些高官「人頭落地」。正如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所言,相關檢討工作並不針對任何官員,只是要更好準備和應對下個疾病大流行的來臨,畢竟香港在這次疫情病歿已有逾1.3萬人。當局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就過去三年抗疫工作逐個環節檢視,切實汲取經驗,將有助日後安渡另一個危機。

    戴慶成  2023-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