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飛:新政府開設三副司長的價值和意義遠超開支

2022-05-24
劉勇飛
時事評論員
 
AAA

 33.jpg

政府架構重組是近日政界最關注的大事,現屆政府經與候任行政行官商討提出新的加碼方案,在局及部門重整上全盤接納本年1月現政府提出的方案,如運房局分拆成房屋局及運輸物流局、重組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成立文體旅遊局等等,基本上各界早有共識亦無爭議,反而是當時各政團提及可考慮設立的副司長成為新方案之中最有爭議的地方。

新方案提出為政務、財政及律政三司各增設一位副司長,更是為其「開府」,開設副司長辦公室,為副司長設置司局長級的輔助人員配備,政治助理、政務助理、秘書、司機,連新聞發布都要特地新設一位月入10萬以上的「副司長新聞秘書」。人手及開支大量增加,本來預期每年多3000萬開支的改組方案,一下子增至每年多9000萬,令不少議員、政團擔憂龐大的開支是否值得,亦有不少質疑是否需要新設這麼多副司長,特別是律政司副司長。

開設副司長有三個好處

不過,新政府為三名副司長「開府」,好處至少有三個:一是有助避免三名副司長成為無兵司令。新政府為副司長訂立清晰的分工,權責是哪一些,而且副司長辧公室設立一定編制的輔助人員,可為副司長提供更多支援,有助三名副司長成為真正的有兵司令,避免三名副司長像副局長有名無實。

二是增設副司長也有利培養政治人才。雖然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幾度強調期望新班子能夠上任便開始交業績,不是來政府慢慢學習。但是,無論從管理學或政治學來看,新政府開設的三副司長,明顯有為未來培養政治人才的意味,其實是好事來的。

三是有利副司長統籌跨局、跨部門。其實早在年前,設立副司長統籌跨局、跨部門政策的說法已有出現,當時的政團都是支持居多。確實,政府跨部門政策缺乏協調統籌一直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各屆政府亦不斷嘗試以行政方式解決,如為特定政策成立跨部門辦公室協調各部門,滲水辦及樹木辦就是例子,然而效果大眾「有目共睹」,兩個辦公室不能說是毫無作用,只能說是似有還無。本屆政府為了解決問題,更是把中策組改成俗稱創新辦的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放棄了民情收集、社會研究等工作,主力統籌由行政長官和各司長選定的重要跨局政策,以達成政策目標。結果劣評如潮,幾年下來,創新辦最重要的成果便是撰寫了本次政府架構重組方案,而方案當中更是把創新辦自己都刪除了。

為何跨部門政策的統籌如此困難,政府多次嘗試成立跨部門的機關都未能解決部門之間職責不清,互相推諉的情況?當中的關鍵一是權力、二是責任。一個跨部門辦公室憑什麼「指揮」一個同級甚至是上級的機構?而假如部門聽從「指揮」,出現失誤責任誰屬?是發出建議的跨部門辦公室抑或是具體執行的部門?這樣對部門而言,最安全的做法自然是對協調辦公室的「意見接受、態度照舊」,繼續按章工作。事實上,創新辦作為一個協調部門,許多跨部門的政策項目都是要創新辦自己承擔工作才能完成任務。

律政司正副司長將是一硬一軟的組合

這次的架構重組便是嘗試重新分配各司負責的政策局範疇,再在司級層面增加夠分量、有足夠權力的問責官員負責統領協調,確立跨局事務上的指揮鏈。預期政務及財政司的副司長不會是擺設,而是有實權、需負責的領導,分擔司長的部分工作,例如政務司內的青年、扶貧、人口老化;財政司下的房屋、北部都會區發展等跨局政策或項目。

而關於律政司的正副司長分工,預期將是一硬一軟的組合,一位對內,負責政府的檢控起訴工作、支持國安法的實施和維護國家安全及利益;一位對外,負責對外交流、立法及宣傳工作。現時的律政司要承擔以上兩項重責實在是超負荷,絕對有必要增加人手應對。

按以上最理想化的推想,增加副司長及人手自然是有其必要,也有其實際作用,但最後的結果如何,自上而下的指揮能否改善跨部門協作,副司長會否淪為花瓶,額外的開支是否真的值得,還待官員真正上任才能知曉。雖然開設包括副司長改組方案一下子增至每年多9000萬,開支龐大,但相信換取回來的價值和意義肯定遠超開支,最重要的是對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以及「一國兩制」行穩致遠,都有深遠的和現實的意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點新聞》

 

延伸閱讀
  • 此次傳媒人做政助的風潮是個很好的開始,說明政府明確的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並開始找合適的人解決問題。希望入選的各位行家抓緊傳媒人的優勢,在新的軌道為社會做出貢獻。

    路易  2022-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