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新界與香港回歸的歷史擔當

2022-06-30
廖書蘭
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6-30 at 4.21.02 PM (1).jpeg

明天是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25年前(1997)的7月1日前三天,天空下著滂沱大雨,沒日沒夜的傾盆而下,直到7月1日當天上午中英兩國政府舉行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後,天色開始放晴,那一場景相信香港人永遠不會忘記。

7月1日中午,藍天白雲,天清氣朗,我跳上往新界的小巴,司機正播放董建華先生擔任香港第一屆特區行政長官的演講,聲音鏗鏘有力,抑揚頓挫,信心飽滿;十四座位上,每一位乘客都摒氣凝神地靜靜的聽著,相信每一個人與我一樣內心是激動的,香港回歸祖國啦!香港即將開啟新的篇章,而我慶幸自己生逢其時,在這個大時代,是身歷其境者之一。

我對未來50年不變充滿樂觀的憧憬,至於有人說,50年後,不是不變而是不需要變!因為屆時已是中港大融合了!如果真是這樣,那將是中華民族的一大喜訊!

shutterstock_507694264.jpg

我自1983年從英國來港以後,從來沒有移民的念頭,因為我相信,香港是華人最適合居住的城市。記得25年前,盛行三句話「背靠祖國,扎根香港,面向世界」!我願意身體力行「留港建港」,這一晃眼,我們已回歸25年了。

慶幸自己在這大時代的轉折處,適逢期會目睹香港回歸前後的人心面貌和回歸25年間的社會生態;25年是一個世紀的四分之一,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這25年間香港、兩岸、國際上發生好多事情,特別是香港面對2019年史無前例的社會事件,我身歷其境,因家在九龍的市中心,一邊是城市大學,一邊是理工大學,有一天晚上約有五、六十輛救傷車經過,鄰居與我必須服食安眠藥才能睡覺,曾經在彌敦道過馬路,一邊是暴徒,一邊是警察相互對峙,我低頭匆匆而過,曾經到中環孫中山紀念館聽劉蜀永教授演講,講座結束,手機傳來訊息,中環有人放火,警察正在捉拿暴徒,那一群暴徒衝上來半山,警察在後面追,路上沒有車,有的是一群群黑壓壓的人朝半山上來,⋯⋯,那段日子我們幾個台灣來香港生活的老師,全都到珠海買房子,打算到大灣區生活,回到祖國的保護傘下。

這兩年有不少人離港,這是他們的選擇,而我選擇留下!背靠祖國,放眼世界,不好嗎?

我們已有五屆行政長官,今年(2022)7月1日是第六屆了,社會輿論有人批評特區領導班子的能力,甚至懷疑新特首的英語水準,大家各自有發表自己看法的自由;可以說,香港仍然是最好的城市,不是嗎?全球新冠疫情下百業蕭條,香港政府去年每人發放了一萬元,今年又分批再送一萬元,政府送錢給市民讓市民花錢,試問這世上還有哪一個城市這麼好呢?

當然有自由,也要有法治,國安法推出是國家在面對2019年無法無天的暴動下,所產生的,只要我們守法,在香港生活何懼之有?

最近社會討論,「香港不是殖民地,只是被殖民式的統治」,有關此一論述,使我直接聯想到了新界;新界是租借地,被殖民式的統治,依照「拓展香港界址專條」1898年6月30日廣東省寶安縣一大片土地,租借給英國99年,租約屆滿日是1997年6月30日,由於與英國的租借合約期滿,才牽動起香港九龍一併地回歸祖國,這才是歷史的全貌。

8e26747c-a721-4eb7-8c45-53f68e59f625.JPG

(錦田鄉事會提供圖片)

近日到新界走走,不難看見一個比一個大的花牌豎立在馬路邊或者村口,「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深刻的感受到,新界原居民的家國情懷是在族譜裏,是在祠堂上,他們與自己的祖先一樣,知道「樹有根,水有源」的道理。

IMG_8259.jpg

(屯門、八鄉、西貢北、屏山、東涌、沙頭角、大嶼南、荃灣、粉嶺圍鄉事委員會各自製作的慶祝香港回歸25週年大花牌。新界鄉議局提供圖片)

這一大片廣袤的土地,包括235個島嶼,約佔香港整體面積百分之九十,在1997年以前是租借地,被殖民式管治99年,可說是,「一國兩制」的先驅「一城兩制」,由於受《基本法》第40條的保護,即使回歸已
25年,「一城兩制」不變!新界原居民生活方式不變,人心更是從來沒有離開過祖國,根本不存在人心回不回歸的問題;甚至我可以說,在大歷史的軌跡下,新界從來沒有離開過祖國的懷抱,只是曾經租借給英國
99年而已。

在英治時期,港島的中環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今天已回歸25年,建議特區政府在未來建設香港的重點移到新界(包括北部都會區),因為新界的人文,最具中華傳統色彩,新界的地域,仍是可塑性高的少年。但無論如何強調注重傳統文化,也要維持香港的國際化,吸納國際人才,才不負國際城市之美譽。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政府要發展新界北部都會區,自然要借重新界的私人土地,第一次「發展新界,繁榮香港」是劉皇發時代,這一次「發展新界北區,繁榮香港」是劉業強時代,我們拭目以待。

    廖書蘭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