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幼珉:影響移民流向的因素

2022-08-16
吳幼珉
資深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8-16 at 11.26.24 AM (1).jpeg

香港去年人口減少主要是因為有9.5萬人的移民淨流出。由於疫情,移居香港的內地人大幅減少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大量港人外遷才是問題的關鍵。儘管個別市民基於政治原因移民海外,某些英語國家也放寬了港人居留的條件:但多數人移民是出於追求更好生活的經濟動機。香港移民淨流出現象可能還會持續一或兩年,但估計每年多於十萬港人流出的現象不可能維持太久。而移民流向主要有以下經濟因素:

一、本地樓價。財富積累會鼓勵一地居民移居外地,部分原因是有了錢,容易獲得外地的居留權。有了錢,也需要分散財富,避免資產過度集中風險,即不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生活在不同地方的有錢人往往都會相同的想法。

過去20年香港樓價上漲,許多家庭在25年前並不具備移民的經濟條件,現在卻有了,因此移民到他國的人數會增加。一些有錢人自己不移民,也會在財務上支持自己的兒女移民,或安排其他分散投資的途徑。港人財產愈多,往外移民現象也會愈普遍。

香港樓市若在不久的將來進入熊市,未來一波的移民潮則會出現在下一輪的樓價暴漲之後。

二、可支配收入。個人可支配收入高,較容易積累財富。但可支配收入只是財富積累的一個自變量,兩者不是同一回事。普通居民的收入主要來自居住地;一般情況下,個人在原居住地的可支配收入愈高,就愈不容易下決心移民。在原居住地的收入遠高於移民目的地,下決心就會很困難;移民後,也容易後悔。而我在這裡所說的是收入而不是財富,財富則是可以被套現和帶走的。

今年,香港經濟可能出現負增長。利率攀升、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和發達國家經濟風險上升,香港未來兩年經濟表現仍可能不理想。去年香港人口萎縮應是暫時性的;當人口增加,尚若經濟增長緩慢,人均收入就無法增長,而可支配收則能影響個人的移民決定。
年輕人對在外國的收入有較高的預期,較易傾向移民;本地穩定的高收入群體作出移民決定,則會較無業或低收入青年謹慎。許多香港居民會對本地和外地的可支配收入進行比較,決定移民與否。未來,總會有港人移居外國,但離開香港的人很難像去年那麼多。

三、經濟活力。有經濟活力的城市具有較強的吸引資金、創新科技、特別是高質素知識工人的能力。一方面體現在活力城市的政策能吸引和留住對當地有用的人才,另一方面是它能提供人才合適的生活條件和發展空間。

香港是一個有經濟活力的城市。由於平均工資較高,容易吸引內地和其他國家的勞動力,但難以向廣大新移民提供合適的居所,工資的購買力不很高。移居香港的勞動力當中,非技術勞動力佔比較高,發展新經濟所需的高素質勞動力較少,因為高素質勞動力在全球都相對短缺,香港也不一定有適合他們事業發展的環境。

大量移民屬於非技術勞動力屬於正常的現象,能維持本地經濟的正常運轉,但對增加發展潛力和能力卻有局限性。因而完善引入勞動力機制需要有新思維和全面規劃,事關提高香港的經濟活力和競爭力,不應被忽視。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政府能不能考慮給予積極服務夜經濟的商場商戶,一定的獎勵,例如旅遊或者購物優惠。提振夜經濟,既要全民參與,也應該給予全民適當的鼓勵才對。這一點,值得財政司考慮,最好在財政預算案予以回饋。

    沙千山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