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中美是否存在結構性衝突?

2023-07-07
路易
香港媒體主筆協會會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7-07 at 16.53.34 (1).jpeg
如今談中美關係,很多研究都會提到兩國存在「結構性衝突」,所以結論是,中美關係不可能變好,未來只會衝突加劇,兩國必有一戰。

此論述的理論基礎大多是「修昔底德陷阱」,即「大國崛起及其引發霸權國的恐懼是大國戰爭的根源」。中國崛起,無論如何都會讓美國害怕。因為害怕所以就必然對中國開戰(無論冷戰熱戰)。

至於具體論據,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台灣問題:無論是從地緣戰略、產業布局還是意識形態朋友圈看,美國都不會放棄台灣。而終極統一是中國的核心利益,未來必定收復台灣。

二、勢力範圍:中國崛起必然要擴展勢力範圍,觸動美國利益。中國周邊國家也對中國崛起有疑慮,不願意把自己國家的前途寄託在中國「和平崛起」的承諾之上,於是尋求美國介入地區局勢。這勢必形成中美衝突。

三、「和平演變」:美國一直試圖改變中國制度,從經濟開放走向政治開放。中國則堅定要走中國道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

四、科技威脅:美國認為中國科技發展如果超過美國,會將發展成果用於軍事和不公平競爭,危害美國國家安全並打擊美國產業。中國認為美國是在無理打壓中國正常發展:我積累了這麼多年,中國人民這麼有智慧,理所當然科技升級,美國你是受迫害妄想症。

五、經貿關係: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業國家,以出口立國,美國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美對中貿易逆差局面大概率會維持。

另外還有一些次要議題,例如北韓問題,伊朗問題上雙方的立場分歧等等。

可以說,中美關係「無藥可救,必有一戰」的論調如今在輿論場和兩國政策研究界是顯學,是主流。但是這種一邊倒的狀態也讓人不禁思考此理論的基礎,畢竟中國發展趨勢可預期,國際形勢也可預判,但回想10年前的輿論,此類論調並非主流。雖然兩國存在很多本質分歧,當時已經在一些領域有競爭,但幾乎沒有人認為會妨礙兩國整體合作。

所以,中美之間是否一定會落入「修昔底德陷阱」?老二崛起一定會威脅老大嗎?老大看到老二崛起一定會迫害嗎?雙方一定會起衝突嗎?

從歷史案例看,不一定。至少當初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霸主的過程中,兩國就未發生激烈衝突。而角色互換後,英美兩國也保持了良好的合作關係。這是怎麼做到的?

shutterstock_1661459827.jpg

大國的內政焦慮與戰爭恐懼也許對和平有利

首先,「必有一戰」派忽略了兩個問題:

一、大國最重要的永遠是內政。只要一組外交關係能為內政服務,就有存在的價值。例如當年中美建交,從所謂「結構性衝突」看,怎麼都不可能。但事實上,除去對抗蘇聯的外交需求外,彼時美國正陷於經濟危機和滯脹,外加西方經濟圈競爭激烈,美國商品急需開拓更大市場。而另一邊中國為了實現現代化,急需吸收美國的先進技術、設備和資金,於是雙方的內政需求推動了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進程。

二、大國更害怕進入戰爭。大國打仗需要考慮的事情太多,包括核武器的威脅,國內政治可能因此出現顛覆,本國勢力範圍內的小國的安危,外加在全球化進程中對國際產業鏈的責任,等等。所以很多時候大國反而不敢「正面硬剛」,處理衝突會更「慫」。

如今這兩點非常符合中美現狀。

但是,這只是「不必有一戰」理論的基礎。老二真正要達到「和平超越」老大,與老大共存,還要有一些特質。在此可以回顧一下當年美國超越英國的過程中都做了甚麼。

首先,當年美國是標準的內生型崛起,即通過國家自身的發展來獲得權力增長,而不是通過聯盟和擴張實現。美國當年經濟騰飛是通過國內的西進和南下運動推動的,這避免了海外擴張帶來的崛起國與霸權國之間的對抗。

另外,美國的發展模式是絕對的經濟優先。19世紀後半段,美國經濟突進式發展,但同時他們卻在削減軍費。1865年,即南北戰爭結束之年,美國海軍的預算為1.2億美元,1866年就縮減到僅4000多萬美元,到1885年進一步縮減到僅1600萬美元。這種狀況直到1898年美西戰爭後才開始逆轉。而1894年,美國的GDP就已經超越英國了。

同時,在高速發展經濟的過程中,英美間的貿易關係不斷深化,這加強了兩國的相互依賴,讓發生衝突的成本與日俱增,降低了鬧掰的風險。

第二,美國在外交政策上刻意避免與英國發生衝突。1823年,門羅總統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美國不干涉歐洲事務的原則,史稱「門羅主義」。而後,美國採取「孤立主義」,避免形成對外國承擔政治和軍事義務的同盟關係,不挑戰英國生態位,不觸碰英國利益範圍。可謂「謹小慎微」、「悶聲發大財」。

第三,在與英國的雙邊關係中,美國採取「仲裁外交」策略,即將雙方爭議放在雙方認可的中立機構進行裁定,並承諾接受結果的爭議解決機制。

美國通過「仲裁外交」解決了阿拉斯加與當時英屬加拿大的邊界糾紛和其他貿易摩擦,例如北大西洋的捕魚糾紛等。

現在仲裁早已是各國商業機構出現爭議時的常規操作,但將其放到外交層面的確非常大膽,甚至會被國內強硬派認為是賣國的行為。「國家利益必須據理力爭,怎麼能交予他人之手?」

但現在復盤,美國的一系列戰術,客觀上避免了與英國的正面衝突,創造了最有利的發展局面。基於此,當歷史的行程巨變時,他們才抓住機會走上前台。

英國當年也曾打壓美國

也有人會問,是不是英國當時是不是心慈手軟,不打壓美國?答案是否定的。在美國南北戰爭時期,英國就私下支持南方,基本上除去親自參戰甚麼都做了,從軍火到軍艦,要甚麼給甚麼。原因很明確,當時英國的紡織業80%的棉花原料來自南方,維護種植園奴隸制符合英國利益。而且如果南北分治美國將分裂,削弱挑戰者的實力,一石二鳥。

後來,英國為了保持自身工業體系的優勢地位,也推出了類似如今美國祭出的技術出口管制政策。例如禁止工匠尤其是紡織業主和熟練工人移民美洲,限制每艘赴美郵輪的移民數量等。1803年,英國議會通過《旅客法》,進一步阻止工匠和產業工人移居美國。

但美國都渡過了險灘。能渡過第一難是因為英國市場需要美國北方優質的糧食、肉類等產品,雙方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英國忌憚美國巨大的體量,不願直接宣戰。能渡過第二劫是因為當時美國社會制度天然的吸引力:19世紀的美國是全世界受王權、封建、貴族勢力干擾最小的國家。這種社會制度下更容易創業,更容易建立新工廠、新的生產模式。相比之下,在英國,生產各環節固化,規則、層級嚴格,思想保守,不利於創新,所以英國政府再限制也阻擋不了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根據1860年美國《第八屆人口調查》顯示,當年生活於美國的400萬移民中,機械師共48萬人、商人23萬人。就這樣,英國越禁美國越強,反而是英國的人才和資本加速了美國的發展。

WhatsApp Image 2023-03-01 at 10.49.42.jpeg

當然,筆者不才,無法預測中美關係的走向。歷史就是在各種必然和偶然的碰撞中行進的,不可能精準預測。但以史為鑒,能讓人類對未來做一些預判性的假設。處於歷史岔路口的中國應該對照當年同樣生態位的美國。

總結起來,美國做了這些事:
一、專註發展自己,優先經濟,「悶聲發大財」,即便GDP早已世界第一。
二、不進入對方勢力範圍,甚至主動後撤,避免與霸權國發生直接衝突。
三、將經貿、外交爭議交給雙方認可的獨立機構裁決。

同時,美國衝破英國打壓,到後來超越英國也有兩個重要基底:
一、英美市場高度綁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法脫鉤。
二、美國社會制度更先進,社會活力、吸引力大大高於英國。

如果把現在的中國套到當時美國的角色,把現在的美國套到當時的英國,到底有甚麼相同,有甚麼不同,大家應該有自己的判斷。那到底中國應該採取甚麼戰術,雙方上下之勢如何,可能會有更清晰的答案。

有一點要說明,國家戰略不是簡單的硬還是軟、慫還是剛的問題,而是如何最大化本國的國家利益。相信中國的執政者會以史為鑒,拿出最符合國家利益的方案應對這場危機。同樣,希望美國的政客們也能從過去看到未來,甚至被超過也可以從崛起者身上獲益。

改編魯迅的一句話:中美之間本沒有結構性衝突,煽動矛盾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衝突。一個自信的大國應該做好自己的事,敢於把裁判權交給時間,交給歷史,而不是爭一城一池的得失,這對中美兩國都適用。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一些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戰略界人士近年開始鼓吹「中國崛起到頂論」,試圖從發展預期層麵塑造中美競爭議題。美國塔夫茨大學教授邁克爾·貝克利等人認為,由於老齡化嚴重、資源匱乏、財政壓力加大、西方對華脫鈎等因素,中國的發展會在未來數年陷入停滯,中國的崛起將會終結,中國在經濟規模上不會超越美國。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不僅難以維持自身對其他國家的經濟吸引力,也會因為內部的挑戰而變得更加具有「侵略性」,這構成了一種「崛起到頂國陷阱」

    趙明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