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鼎:引進新型工業企業 設統一單位應對部門

2023-12-02
周浩鼎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AAA

筆者就今年9月聯同香港青年工業家協會,推出本人第三份新型工業化倡議書。自2021年開始,本人提出第一份再工業化倡議書,繼而在2022年夏季,本人推出第二份再工業化倡議書。每份倡議書的倡議重點固然不同,然而簡單做個歸納,本人的系列倡議書帶有實質成果。

首先,筆者衷心感謝李家超特首及孫東局長,採納了我們的建議,本人最早於2021年第一份倡議書已倡議把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設百分比指標,最終在2022年年底,李家超特首在公佈首份創科及工業藍圖時亦公佈,設定目標,2032年製造業佔本地GDP 要達至5%,這是前所未有的突破性舉措。

第二份再工業化倡議書,重點聚焦放寬引入工業專才及技術人員,過去業界反映,要搞活香港再工業化,首要是技術人員,內地不少具工業操作的技術人員,他們或許不屬於高端專才,但在先進工業發展,不可或缺。過去政府在審批這類工業技術人員來港工作,亦非常嚴謹,然而隨今天先進工業發展,應適度予以放寬,日後亦靠這類人才,方能培育本地人手。政府及後亦從善如流,業界近來也反映,申請外來工業技術人員的審批,的確放寬了。我們感謝政府的回應,當然,對於第二份倡議書內就本地職專教育的提升建議,我們仍需持續不懈跟進。

這次筆者的第三份新型工業化倡議書,倡議設立統一對口單位,助引進的製造業企業能成功落戶香港。香港的確需要更多外來企業,去支撐整個創科及先進工業的發展。

對於要引進外來先進製造業,企業的決定,會考慮於下列因素: 當地政府的配合程度、如何協調梳理應對各部門要求、有沒有為成功投入生產運作提供明確時間表等。

時間就是金錢,企業倘若一天不能夠成功開業,就等於每天在消耗成本。

筆者從業界中了解到,在過去,一些現存的工業持份者,往往在不同部門,包括地政、屋宇署、環保署、消防處等不斷奔走,要得到它們的批准,過程中耗時甚長,而且往往帶着相當不確定性。如此的困境,是會打擊商界落戶香港的意欲。

筆者早前有不少機會走訪內地城市,例如到珠海考察,相比之下,雙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方面的配合程度,存在相當差異。

內地政府招商引資,為引進製造業落戶,政府會承諾協調處理各部門對企業的要求,並明確提供時間表,例如承諾企業由提出申請一年之內,便能夠投入運作。這種高度協調的優勢,實在對企業存在相當吸引力。

較早前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 (引進辦)宣布成功引進約30家知名企業落戶香港,的確是令人鼓舞的一個里程碑。然而就發展新型工業來說,我們必須了解,引進辦的功能,更多在於照顧各類重點企業、它們在香港的各項需要,但就並非擔當統一對口單位,去應對處理各部門的批准申請。

此外,並非每一個先進製造業企業,也能夠被定義為重點企業,有些儘管充滿潛能,然而不一定屬於引進辦照顧的對象。

因此,筆者在今次第三份新型工業化倡議書重點提出,必須成立統一對口單位。欣悉今次施政報告宣布成立新型工業發展辦公室,筆者將和政府繼續溝通,明確辦公室的職權,盼能切實幫助企業應對各部門,包括地政、屋宇署、環保署等,避免部門間互相推搪的狀况。

只有對企業給予足夠確定性,包括開業時間表等,確保能有效應對不同部門,而不是被不同部門諸多阻撓,才是引進企業的靈丹妙藥。

最後,我們今次倡議書也特別提出,香港應該設有國際級的先進製造業卓越獎項,參考類似邵逸夫獎的級數,把世界最優秀的專家邀請擔任評審,有助宣傳香港新型工業。

讓我們攜手同心,共同推進香港新型工業化,我們秉承初心,要為香港在金融地產以外,創新經濟來源。亦為下一代年青人,特別是學數理工程的,也能學以致用,為他們創造更多新就業機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