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紀宏:政府自墮兩難局面,愈拖延自拆下台階

2024-04-19
阮紀宏
資深傳媒人
 
AAA

mfile_1728480_2_L_20231119150417.jpg

特區政府環保署垃圾徵費專門網頁的「最新消息」,仍然是2024年1月22日發佈的「政府將於2024年8月1日實施垃圾收費」。政府既不更新權威發佈,也不繼續宣傳這個計劃,用意昭然若揭,就是放任市民的自由想像空間。

無論坊間「堅決徵費派」與「推延擱置派」討論如何熱火朝天,官員還是擺出一副「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巍然不動」態勢。本來就是畏難的政府官員,卻不知道愈是拖延,就更難走出兩難局面。倘以為有人護航就可趁風使舵未免天真在垃圾徵費問題上,目前政府處於的困境,就是不知如何突出重圍:究竟是毋忘初心堅持實施徵費;還是採取分階段實施,或者再推延幾個月實施,甚至無限期擱置計劃。每一個選擇都是「死局」。

其實,本來每一個選項都有可能是活路,但月薪35萬元的局長卻「精心設計」出一個「死局」,自己縱身一躍跳進去,然後再搞一個不會有結果的先行先試計劃,製造一個拖延到5、6月檢討得失才「部署」下一步行動。注意用詞:「部署」的意思是未必立刻做決定。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等待「仙人指路」,引導輿論走向擱置計劃的結論,然後政府可以順水推舟、順應民意,官員走上前台鞠躬,為一場「鬧劇」謝幕。

令人「詫異」的事情是,先行先試計劃才試驗一個星期,主管的官員主動向媒體爆料,公布只有兩成至一半的住戶使用指定袋。先不說是否影響整個試驗計劃的最終結果,這個主動公布也令人費解。唯一的解釋是,給「推延擱置派」提供數據,讓他們振振有詞支持這個主張。若然這是真正的意圖,謝展寰是成功的,因為及後這一派的聲音愈來愈響亮。身兼行政會議召集人的葉劉淑儀也表示,就算改變政策都不是「跪低」,聽意見並不等同於沒有能力執行政策。

政府如果以為有了這些保駕護航的言論,就可以趁風使舵,也未免太天真。現在半路殺出程咬金,要求堅持必須實施垃圾徵費的聲音也逐漸響起來。他們確實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從任何角度講,減廢與環保都是值得支持的,而且也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現在做也算是遲了;更何況過去各種試驗計劃、先導計劃不知凡幾,該試驗的都試驗過了。脫身機會降低 擱置成本上升這種言論雖然有道理,但從一開始講的人也不多,現在才陸續浮現,完全是被迫出來的,因為一篇嘗試為「擱置」論鳴鑼開道的文章,所提出的理由荒腔走板,迫使環保人士義正辭嚴反駁。這場嘴仗的後果是,政府脫身的機會降低,硬要擱置的成本則要上升。過去只要政府將責任推在「市民沒有準備好」就可以金蟬脫殼,但現在則要解釋對環境保護有利的事情為何不做,還要回應為此付出的環境成本有多大。現在下結論的確言之尚早。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的回應是:「垃圾收費是手段,推動減廢回收才是目的和初心。政府聽到坊間對垃圾收費法例的執行、安排有意見和擔憂。

111.png

作為一個負責任和以民為本的政府,我們必須確切了解推行垃圾收費,對市民和社會各界的影響,掌握推行垃圾收費的各種問題。解決問題的上中下三策現在要考慮如何「過關」的,不止是負責任的政府,立法會議員也要扭轉輿論的看法,因為垃圾徵費是立法會通過的法例,要修改法例也必須在立法會上重新通過一下。特別是那些當年通過實施垃圾徵費時,曾經質問政府為何不可以早點實施的議員,他們如何自圓其說也費思量。相信很多議員都會抱怨,政府無力執行政策,卻將議員「擺上枱」,要求議員也做朝秦暮楚的事情。垃圾徵費問題已經覆水難收。

政府如果延遲或者宣布分階段實施,還算有個開始的時間表。如果是擱置,則是最難過的一關,因為一旦政府揭開肚皮,露出一副出爾反爾的面目,政府的聲譽將會大打折扣,今後推行別的政策,則要付出雙倍努力才能說服市民接受與支持。目前政府堅稱還沒有定論,希望這是真話,因為全港各種力量都在為政府絞盡腦汁設計突圍的方法,讓政府可以「軟着陸」,能夠做到控制損失。

解決問題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分階段實施,先易後難,不能一步到位也有路線圖,各方的反對聲音能夠壓得住;中策是延遲執行,但要有解決各種問題的確切時間表,雖然難逃一拖再拖的責難,總有一個時間表讓人延續希望;下策是拖無可拖之後宣布擱置整個計劃,因為需要解釋的理由很難充分。

當然,這個上中下三策的排序,是從政府長治久安、社會穩定、環保得以實施的角度考慮。從政府官員的角度考慮,整個排序可能就是顛倒過來,因為從此不做垃圾徵費,就毋須為政策是否得宜、市民是否滿意而頭痛,一勞永逸。事態如何發展下去,好戲還在後頭。

 

(作者先後在加拿大溫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北京大學獲得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香港《文匯報》記者、駐京記者,《香港商報》編輯主任、副總編輯,《明報》副總編輯、副主筆。現於香港浸會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聯合國際學院任教新聞專業,並在香港媒體撰寫時事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