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欄目:
要聞
政治
財經
大灣區
房屋土地
教育親子
科技
軍事
文化
健康
生活
職場
中國
國際
博客
影片
專題
熱門話題:
醫言有信
時事短打
新西醫情
香港事‧情
數讀香港
保良校長傾下偈
知多D
政策‧正察
香港巴巴閉
名家訪談
主頁
要聞
政治
財經
大灣區
房屋土地
教育親子
科技
軍事
文化
健康
生活
職場
中國
國際
影片
專題
搜索
博客
熱門話題:
醫言有信
時事短打
新西醫情
香港事‧情
數讀香港
保良校長傾下偈
知多D
政策‧正察
香港巴巴閉
名家訪談
中港互望
中港互望
鄧鍵一:參加內地交流團是否有助增強香港青年的國族認同
政府大花資源鼓勵青年人到內地交流的時候,到底希望達致哪些政策預期?如果純粹希望青年人對自己作為中國人有更強認同感的話,參加交流團是有作用的。但是,當青年人近距離接觸過內地,更深入了解過內地之後,對內地各方面有何觀感,是變得更正面還是更負面,已經不是相關政策本身所能夠控制。
鄧鍵一
2018-09-21
鄧鍵一:香港青年為何抗拒到內地工作
香港青年對北上工作的顧慮,很大部分其實來自一些根本價值觀的矛盾(例如對資訊自由及「用人唯優」文化的重視),跟青年人是否缺乏視野根本沒有關係。
鄧鍵一
2018-09-14
鄧鍵一:青年人不願意到內地工作是欠缺視野的表現嗎?
不少意見指責抗拒到內地工作的青年人「沒有視野」、「固步自封」等等。到底不願意到內地工作是否就等於「固步自封」,固然值得討論。可惜的是,從制訂政策的角度,這種預設的偏見,難以幫助我們認真了解青年人對到內地工作的看法,及當中的顧慮。
鄧鍵一
2018-09-13
敗走香港?內地IT人才重返深圳原因
來自深圳的阿杰,2011年到香港中文大學就讀計算機專業的碩士課程,畢業後,他滿腹大計選擇留港,惟租金高企以及難解的中港矛盾,讓他三年後黯然離場。有人說他是「敗走」,但阿杰認為自己只是選擇更大的發展空間。
2018-09-12
棄赴日本作「港漂」:香港人並非蠻不講理
29歲來自廣東的小蕭(化名),放棄到日本進修的機會,來香港展開人生新篇章。3年過去,她說並無遭到香港人的白眼與謾罵,「但是我會感受到(歧視)的氣氛」,下意識地避免告知內地人身份。
2018-09-12
來港定居VS 北上發展 ?
中港矛盾近年少了肢體衝突,卻轉化為雙方「隱性」的心理狀態。平機會主席陳章明仍希望政府立法保障內地人免受歧視。要化解矛盾,除了靠法例,亦需要認識及理解。有內地來港新移民寧放棄去日本定居的機會,來港工作;亦有內地新移民來港後無法忍受本地人目光,決定離開。
2018-09-11
投身北大 參與電視節目 18歲的他如何看內地?
年僅18歲的江陽 (Hugo) 則跑進內地開展他的「歌手夢」,他更加勇奪內地電視台問答遊戲節目的港澳區比賽亞軍,正考慮簽約經理人公司。9月開學,他會跑進北京大學修讀新聞傳播學系,坦言作為新一代應多試新事物,不想故步自封。
2018-09-11
借鑒澳洲法律 陳章明冀續推動立法保障內地人
平機會去年接收到的種族中傷投訴急增!由兩年前僅有2宗,跳升至去年的47宗。主席陳章明說,投訴者幾乎全部是非華裔居民。他強調會優先處理種族歧視問題,又指應適時立法保障內地人免受歧視。
2018-09-11
借鑒澳洲法律 陳章明冀續推動立法保障內地人
平機會去年接收到的種族中傷投訴急增!由兩年前僅有2宗,跳升至去年的47宗。主席陳章明說,投訴者幾乎全部是非華裔居民。他強調會優先處理種族歧視問題,又指應適時立法保障內地人免受歧視。
2018-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