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客家火龍舞

2019-09-16
林文映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AAA

IMG_9466.JPG

舞火龍是客家人的習俗,在香港僅有兩個地方仍然延續此傳統,一是港島大坑,另一是薄扶林村,歷史上都是客家村落。隨著香港的發展,不斷有很多非客家居民遷入,但在中秋節晚上舞火龍的習俗,百年來始終如一。

所以說香港渡中秋,不僅是嚐月餅賞綵燈這麼簡單。薄扶林村坐落在港島南區,每年除了蘿蔔豐收節、紮染工作坊、冬天焗燒鵝等活動,但最為外人熟知的,要數一年一度的中秋舞火龍活動,至今逾100年歷史。以筆者所見,自從2017年8月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來眾多西方遊客圍觀。

IMG_9461.JPG

大坑地處熱鬧非凡的銅鑼灣,中秋節慶更是舞足三天,通常由農曆八月十四日至十六日,於2010年獲申報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筆者陪同海外歸來的友人,中秋再赴薄扶林村感受火龍舞的魅力。一如往昔的規紀,太陽下山前,逾百村民和義工先在村口「起棚」,舉行拜祭、上香和點睛儀式。

IMG_9458.JPG

時辰踏正六時半,霎時鑼鼓喧天,十餘壯漢撐起一條插滿香燭、長逾數十米的火龍上下翻騰「打龍餅」,就像人們跑步前做的熱身運動。火龍熱身完畢,開始追逐「龍珠」。所謂龍珠,是插滿香燭的球體,由一驃壯漢子高擎轉動並引領前路。

火龍不上山但下海。遊村驅邪祈福之後,火龍沿薄扶林道落華富邨,一路翻騰激盪,最後在瀑布灣海傍入水,寓意「龍歸滄海」,將不吉利的東西帶走,直至午夜完成整個儀式。瀑布灣風景壯麗,由山澗溪水匯聚而成一條銀河,轟然從懸崖直奔大海,激起飛瀑如雪。據說香港開埠之前,歐洲各國的商船、英國遠征軍的炮艦,都沿這個海角上岸取水及補給。

IMG_9454.JPG

薄扶林村的吳師傅憶述,十多歲已開始紮做火龍。工序主要分成破竹、削竹、紮骨架、綑綁禾草、纏繞鐵線等五個步驟。

客家人習慣「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在粵東山區,火龍的製作多半就地取材,先以粗麻繩紮成龍骨,再用稻草紮成龍身。龍頭由藤條屈曲為骨架;龍牙通常用鋸齒的鐵片,雙眼是手電筒;舌頭是漆紅的木片。引領舞龍的珠球有時用客家山地盛產的沙田柚代替。

IMG_9455.JPG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許多「看家本領」都不願外傳,包括門派各異的功夫、手工藝、跌打醫藥及烹調技法等,以至出現很多「祖傳秘笈」,但缺點是「收收埋埋」容易斷代失傳。吳師傅認為中國文化中的好東西應該留給下一代,「因為不是用錢就能買得到」。他每年中秋節前一個月都會廣招愛好者紮火龍,中外來者不拒。

在香港舞火龍的風俗源於何時何處,無從考證。民間的傳說是,從前有一中秋夜,颱風吹襲大坑村,一條巨蟒吞食屋內家畜,被村民群起殺死。翌日颱風退去,蟒蛇屍體離奇失蹤。大坑村更發生「無蟒之災」,瘟疫肆虐導致多名村民暴病身亡。

IMG_9460.JPG

其後有村中長老稱獲菩薩報夢,於中秋佳節舞火龍繞村遊動,即可驅瘟降邪。一試果然靈驗,自始每年紮製火龍巡行而成習俗。

如果說舞龍是中國漢民族在各地的民俗,舞火龍則以客家為主,大陸的一些少數民族如土家族也有此風俗。筆者小時候在梅州每年節慶都見火龍舞。與香港不同的是,家鄉火龍身上燃點的香柱粗大逾十倍,舞龍的青壯年皆赤膊上陣,煙霧瀰漫之中火星四濺,在夜間甚為壯觀。但點點香火灑落在這些灰燼滿臉、揮汗如雨的光膀漢子的身上,看着都痛,但亦可籍此窺見客家男兒無所畏懼的蠻勁和拚搏精神。

IMG_9464.JPG

IMG_9465.JP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客家習俗也是「與時俱進」,根據沙頭角《吳氏族譜》記載,該宗族先民是從清朝康熙年間從梅州大埔遷居羅浮山畔的博羅,後輩再遷徙至沙頭角。他們把大埔原鄉的鯉魚燈變成面向海洋的沙頭角「魚燈舞」,被評為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港深沿線的客家人「耕漁而外,不廢弦歌」,傳統的客家山歌自然洋溢「山風海韻」,歌詞也就有了濃厚的海洋氣息。

    林文映  2023-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