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景宜:囚禁年輕人 最無助的是誰?

2017-08-21
張景宜
媒體工作者
 
AAA

jail1.jpg

雙學三子黃之鋒、羅冠聰、周永康被改判入獄一事,不僅震撼了香港,同時引起了廣泛的國際輿論。律政司認為原審刑罰太輕,上訴庭表示要向社會發出明確信息。是次判決為社會發出了什麼信息?而這些信息,到底會有機會深化現時社會的矛盾,還是能簡單解決了未來反對政府的運動? 

心理學上的習得無助論 (Learned helplessness)  

實驗心理學研究發現,人或動物在長期受到負面刺激或反應的影響下,會放棄改變與反抗,心理學家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稱之為習慣無助論。例如,長期成績不合格的學生會放棄努力讀書、長期受虐待的孩子會放棄反抗。理論後來被發現,在廣泛的社會問題上都可被觀察得到。好像近日不少判決,最後給予示威者監禁的刑罰。大概以後在其他的社會問題上,年輕抗爭者欲組織有規模的遊行集會似乎比先前反國教,反831決定時為難。這裡並不是鼓勵年輕人使用暴力去進行抗爭,反之是有關的判決和近日政治生態發展,將會對整個社運界造成很嚴重的寒蟬效應。 

示威集會的決心被影響 是當權者值得高興的事嗎?  

基本法賦予市民集會遊行自由本來是有什麼意義?除了人權與自由外,集會遊行本來就有讓人有表達意見、思想與困惑感(frustration)的功用。在正常情況下,沒有一個地方沒有反對與抗爭者。和平非暴力的集會和遊行幫助社會維持平衡與聆聽不同聲音的好方法。在心理學中,有另一理論解釋侵略性,是往往與困惑感有關(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如果困惑感沒有好好被處理,人的憤怒就會傾向增加。當權者和政府有責任去了解社會不同人士對政策與政治的想法和困惑,並從中找出不同的方法以平衡社會的聲音和情緒。 

像目前單方面以法律行動去阻止示威集會的進行,間接是增加反對與抗爭者的無助感與困惑感。從這個方向發展,絕不是停止社會撕裂的良好一步,反而很有可能得到政治上的反效果和強烈反彈。 

律政司於起訴上作出的決定,與法庭的判決,如果考慮點有如今次於「雙學三子」案判詞所見的意思,是希望社會和諧、進步。忽略示威抗爭者的無助感與困惑感而作出的決定,特別是年青的一羣對社會現狀的熱誠與想法,到底是幫助社會步向和諧進步,還是變相造成更深層次的撕裂,是現屆政府需要重新審視的一個問題。  

未來林鄭月娥要推動社會大和解確實困難重重,短期能收效的方法是停止對年輕人的政治檢控,和承諾盡快重開公民廣場。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有更多年輕人討厭政府和官員。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香港高等法院上訴庭改判三名年輕的“佔中運動”領導者,包括黃之鋒、周永康和羅冠聰入獄;因其參與9·26“重奪公民廣場”分別被判處六至八個月監禁。從最開始,這三人及其他“佔中運動”領袖就一直堅稱,他們的行為是和平的公民抗命。

    龐俊怡  2017-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