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奕寧:的士服務未如理想背後的深層解讀

2018-01-16
林奕寧
自由撰稿人
 
AAA

taxi1.jpg

香港這幾天很冷,某天早上在銅鑼灣鬧市,我見到讓人心酸的一幕。一位外傭推著輪椅上的年老男主人,天下著細雨,外傭一手推輪椅,一手拿雨傘侍候男主人,自己渾身濕透。在兩人前方相信是一位女士,相信是女主人吧?她正走出馬路嘗試揚手截的士。只見三輛的士經過,都選擇拒載,揚長而去。 

一輛的士拒載,當是司機沒看見吧?第二輛,未能及時停車?(大家都知的士司機以為自己揸的士是波子)到了第三輛,我不能再說什麼。 

這時我的巴士到了,上車前他們還在截的士。 

再寫下去之前,來一個利申:一,筆者自小接觸的士行業,對行業認識比一般大眾要深;二,筆者本人並未持有的士牌。 

的士服務如何讓大眾不滿,不用本文去討論。跟許多給業主打工的租客或商戶一樣,的士司機也是一盤自負盈虧的生意,讓每一分一秒都變成金錢去交車租,是大學問,時間是金錢,銖錙必較實在無可厚非。大半天在中環與灣仔一帶塞車,燥底是必然,也可理解。只是,在只有十度的下雨天,眼見一位行動不便的老人,任何有絲毫惻隱之心的人,都應該伸出援手! 

是什麼讓的士司機質素每況愈下呢?香港現時有約1.8萬個的士牌照,大部份牌照被零星持有,而持有「大手」的則是的士車行。持有零星牌照的是什麼人呢?故事回到從前:陳先生在80年代為了養家,向銀行借錢購入一個約50多萬的的士牌照,自己當早更,晚上出租給夜更,收入用作還款給銀行後,剛夠糊口。加上妻子做兼職補貼家庭開支,一家四口生活穩定。現在陳先生已退休,子女已成家立室。這是很典型80年代的士司機的故事。 

那麼,陳先生的的士牌照在哪裡呢?跟房地產一樣,的士牌照(即的士)是可以收租的!現時市面不少持有零星的士牌照者,只作收租之用。而大手持有的士牌的車行更不用說,的士同樣是收租用的。跟許多霸權遊戲一樣,陳先生和車行,都是既得利益者。 

現在沒有人買入的士作工作之用嗎?執筆的此刻,的士牌價約600多萬。即使能做九成按揭,入場收也要逾60萬,另外提提大家,你還要去買一輛實體的士,才能正式開工!大家試想想,如果你有這筆資金,你會先買樓還是的士?再者,拿得出這筆資金的人,除了當的士司機應有更多選擇。所以,現在大部份的士買賣,只是投資者間的遊戲,與生計無關。 

現在看看的士司機租金。以日更為例,租金約$500,日更多數是清晨6時到下午4時,減去一小時午飯或上廁所等時間,實際工作時間為7小時,即每小時要有$71的收入,才能交租,油費另計。可見,的士司機生計困難,分秒都是錢!寫到這裡,大家可能會理解到為何在告士打道塞車半小時,司機大佬會爆粗。 

此文不是幫的士司機說話,筆者同樣對的士服務百般不滿,只是希望大家在罵的時候,更深入地了解行業背後更多故事。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