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解周末撲港的颱風叫「山竹」而非「榴槤」?

2018-09-12
 
AAA

rb-animated.gif

超強颱風「山竹」來襲洶洶,天文台估計「山竹」未來數天向偏西方向移動,本周六(15日)進入本港800公里範圍內,周日(16日)最接近香港,其中心附近最高持續風力達每小時220公里。細心人士會發現,新聞或天氣報告中往往會提及「颱風」和「颶風」兩個名詞。究竟兩者有何分別?點解今次襲港的超強颱風叫「山竹」?而不是「榴槤」或「大樹菠蘿」?

颱風只出現在北太平洋

熱帶海洋上產生的氣旋統稱為「熱帶氣旋」。但在不同海洋上也各自有地區性的名稱,例如北太平洋西部的「颱風」、北大西洋的「颶風」和北印度洋的「氣旋風暴」。

1_副本.png

北太平洋西部及北大西洋、北太平洋中部及東部上熱帶氣旋的概括分類

歷史文獻顯示,「颱風」及「颶風」過去在香港曾一度相通互用。例如香港天文台於一九五零年出版的「本地風暴訊號資料冊」,其中十號風球的名稱就標註為「颶風或颱風」訊號,表示風力將達到颶風或颱風程度,風速每小時64海里(118公里)或以上。

2_副本.png

一九五零年香港天文台出版的本港風暴訊號表

自一九六零代中期至一九七零年代開始,天文台統一採用「颱風」作為熱帶氣旋強度的分類,而「颶風」則用來描述某一地點所感受的風力。

為颱風命名 香港都有份

颱風的名字誰說了算?實際上,以前國際上也沒有統一的命名規則。在超過半個世紀之前,美國軍方的天氣預報員曾為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氣旋命名。最初,這些名字皆為女性的英文名字,但自1979年起,男女英文名字交替應用。例如羅拉(Lola)、白蘭黛(Brenda)、安迪(Andy)、賴恩(Ryan)等。

為了避免颱風名稱混亂,世界氣象組織下屬的颱風委員會決定從2000年起對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區的熱帶氣旋採用統一命名法。而熱帶氣旋使用的名字,由世界氣象組織的颱風委員會的會員提供,14個國家或地區各自提供10個,組成共140個名字的名單。日本氣象廳的東京颱風中心負責為區內達到熱帶風暴強度的熱帶氣旋按名單加上名字。

香港提供了10個具有本地特色的名字:

3_副本.png

新名單與以前有兩大分別。首先,新名字大多數並不是人名,當中有幾個男女名字,但主要是花卉、動物、鳥類、樹木或甚至食物的名稱,更有少數的形容詞;其次,名字並不是根據其英文字母的次序而排列,而是根據提供國家或地區的英文字母的次序而排列。

22_副本_副本.png

「榴槤」因帶來重大損失而停用

根據颱風委員會慣例,對於一些造成重大人命傷亡和經濟損失的熱帶氣旋,其名字可由受影響的國家或地區建議停用;有時,名字亦會因其他原因如文化原因而停用。例如颱風「榴槤」於2006年11月橫過菲律賓中部,暴雨引起廣泛地區山泥傾瀉,超過570人喪生,746 人失蹤。其後,「榴槤」這個名字永久停用,被新名字「山竹」所取代。

換言之,如果未被除名,這週末撲港的就是強颱風「榴槤」。咁大個「榴槤」襲來,想想都覺得好痛喎!

8.jpg

● 知多點

颱風的英譯為「typhoon」,發音跟漢語的「大風」或「打風」類近。根據牛津英文字典的註釋,「typhoon」一詞在16世紀末出現,經葡萄牙人傳入,可能源自阿拉伯語中的「ṭūfān」或希臘語中的「tuphōn」,意指「捲動的風」,也可能來自中文方言中的「tai fung」,即「大風」一詞。

而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中部及東部,「颶風」的字根源自中美洲的土語「huracan」,即「魔王」的意思。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