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添生:地底公路是否香港交通系統的答案?

2019-02-20
林添生
公共政策及事務顧問
 
AAA

LOOP1.jpg

網上圖片

今年初,電動車製造商Tesla的創辦人Elon Musk宣布,旗下公司成功研發地底高速公路「Loop」系統,並向公眾示範操作情況,引起科技界熱話。

雨季風季天氣不穩 地底基建更安心

「Loop」項目位於美國洛杉磯,從網上片段可見,車輛由地面透過車用升降台下降至地底層,接駁到地底隧道公路系統,然後車輛能在環迴隧道內的軌道上高速行駛,有助分流地面交通,促進了點對點城市交通。

這個項目被視為開啟了嶄新的交通模式。有別於過往向高空發展的大橋或架空公路,地底公路受惡劣天氣影響較小。以港珠澳大橋為例,橋面安全瞬時風速上限為每小時65公里,相當於天文台需要發出八號風球的風力。風速一旦達致上限,便要啟動安全管制措施,包括封橋;而不同交通基建的承受力和環境有異,例如青嶼幹線及汀九橋就可以承受較強的烈風。

除了大橋,架空和地面鐵路如東鐵線、輕鐵等,在九號、十號風球下亦需要停駛,地下鐵路則可以維持有限度服務。由此可見,地下交通基建有助克服天氣不穩定等因素,提升交通安全,尤其香港位處熱帶,夏秋兩季經常迎來變化急速的天氣情況,較難預測和控制。

土地不足更應拓展地底 需小心顧及實況

地底公路另一個備受注目的原因,是各國都市都面對著不同程度的土地短缺問題,各地政府紛紛對地下空間發展越感興趣。香港的發展局在數年前已開始著手研究將地面設施搬到岩洞、地庫等地下空間。

地下停車場在香港的發展愈趨成熟,其實這亦有利建造地底公路系統。例如,如果能考慮在地下停車場建設通往地底公路的升降台,便能縮短行車距離和時間;若果智能城市和無人車輛技術發展成熟,車輛在未到達目的地停車場前,乘客便將已經知道及預留泊車位,這有助進一步節省車輛尋找泊車位的時間。

然而,現時地下空間發展處起步階段,香港部分市區地底空間使用複雜且欠缺協調和完整記錄,相信發展地下空間比地面更多掣肘,設計時需兼顧更多。另外,過去兩年的超強颱風帶來了風暴潮,很多近岸樓宇的地底設施亦受海水倒灌波及,因此設計地下空間時亦需考慮到這因素。

在「Loop」項目的構思裡,除了小型車輛,亦將應用到另一種交通工具:「超高速鐵路」。「超高速鐵路」包括一條全真空管道,裡面有懸浮列車,真空技術抵銷了列車行駛是與空氣的磨擦,大幅提高行車速度。現時已有公司成功在真空環境內進行列車行駛測試。當技術穩定性進一步獲提升,城際甚至國際交通模式會有翻天覆地的變革,物流業、旅遊業亦會因此受惠。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