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成科:對內通關積小成大 對外通關不走回頭

2022-09-05
韓成科
香港文化協進智庫高級副總裁、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2-08-01 at 5.14.04 PM.jpeg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與廣東及深圳等地的官員進行線上會議後表示,港方在會上提出「逆向隔離」建議,粵方和深方都表示支持,並且同意設立專班共同商議細節。這說明政府推動通關的步伐並沒有因為疫情而受影響,通關與控疫並非二元對立,新加坡的經驗就是最佳例子。

近日香港疫情升溫,每日萬宗確診恐怕只是表面數字,始終不少感染者病徵輕微,未必會主動申報,現時每日的實際感染數恐怕遠高於政府公布數字。對於疫情升溫當然要控制,但問題是新冠疫症高高低低,病毒變種層出不窮,要完全控制疫情恐怕難以做到。第五波疫情爆發時政府推出一連串收緊防疫措施,但最終疫情平復是因為政府防疫措施有力,還是病毒隨着時間消退,恐怕也說不清楚。這樣,面對疫情再次升溫,當然需要嚴陣以待,要防控的繼續防控,谷針的繼續谷針,要求私院配合的繼續推動。但除此之外,不宜再層層加碼,特別是在通關問題上更不應走回頭。

WhatsApp Image 2022-08-16 at 11.47.00 AM (1).jpeg

對於通關問題,不應簡單與抗疫對立,認為推動通關就等如放棄抗疫,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始終,香港疫情主要是內部傳播,輸入的數字只佔很小比例,而且香港是國際大城市,金融中心交通樞紐,這樣的特點決定香港要完全杜絕所有輸入型個案是不切實際。通關對香港而言,不只是方便出行的問題,更是生存的問題,也是香港能否繼續扮演「背靠祖國、聯通世界」角色的問題。這樣,全面對內外通關已是大勢所趨,香港不做,其他國家和地區也會做,不斷與香港爭人才、爭資金、爭企業,香港再等下去,此消彼長,只會不斷落後於人。

當然,在通關問題上也要看到內外有別。內地由於嚴格執行「動態清零」,加上醫療資源嚴重不平衡,為安全計確實不應貿然開放,對於爭取內地通關,在安全以至政治層面上考慮,短期內恐怕難以做到。至於何時可以全面通關,考慮的不是香港疫情,而是國家的抗疫政策和部署而定,並非香港可以控制。所以,香港要爭取的不是一步到位的全面免檢通關,而是爭取不斷改善,逐步推進,例如落實及擴大「逆向隔離」、爭取增加入境名額;下一步爭取在隔離日數上逐步縮短,讓市民過關更加便利,這才是實事求是的做法,也是對內通關的主要目標。全國抗疫一盤棋,香港也要配合國家部署。

至於在對外通關方面,香港卻有更大自主性。自從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以來,已經大步推動對外通關,包括將隔離日數大幅減少至「3+4」。本來,「3+4」的隔離方案已較以往大幅放寬,但反應卻不似預期,原因顯而易見,因為其他國家及地區的放寬力度較香港為大,新加坡已經國門全開,日本、韓國以及西方家亦已經不斷撤消各種入境限制,比較而言香港的力度相形見絀,這樣將很難應對競爭對手挑戰,如果大批企業、高管都撤出香港,外國旅客因為隔離措施改為到其他地方旅遊,香港還如何「聯通世界」,還如何擔當國家「外循環」窗口?疫情沒有人能夠擔保伊於胡底,但人才錢財的離去卻是肉眼可見。所以,如果說對內通關方向是積小步成大步,這樣對外通關不但不能走回頭,更必須急步且快步推進。

WhatsApp Image 2022-09-05 at 11.05.22 AM (1).jpeg

現在疫情升溫,政府對於11月全面開關,落實「0+7」方案保持謹慎可以理解,市民關心疫情也是無可厚非,但整個社會卻不能被疫情牽著鼻子走,被每日的確診數字牽動情緒。其實,如何一邊應對疫情,一邊全面開關,新加坡已經作出示範,在2020年2月疫情爆發之初,新加坡政府即啟動公共衞生防範診所(PHPC)計劃,調動900多間綜合診所和私家診所參與,將公立醫院、社區醫療和私人診所整合。同時,做好病症分流,每當疫情嚴峻時,新加坡政府就會呼籲非緊急的國民前往PHPC就診,集中醫療資源處理重症,將重症死亡率大幅降低,這樣過了一段時間,市民就不會被每日萬宗確診弄得惶惶不可終日,政府也更有底氣全面通關。

新加坡的經驗值得香港借鏡,控疫與通關並不相悖,開關也不是罔顧市民安危,而是在充分保障市民安全的情況下,恢復經濟元氣,保住市民飯碗。比較而言,香港在遏低重症死亡率上已經取得明顯效果,在做好應對重症工作之下,通關步伐應該更加大步加步,更加不能走回頭路。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特區政府對於英國等國通過舉辦所謂「香港媒體自由」活動,肆意就香港特區保障包括新聞自由在內的權利和自由的情況大放厥詞和汙衊抹黑,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特區政府強烈譴責及反對有不同海外機構和媒體就涉及黎智英的相關案件所採取的執法行動及法律程式,作出誤導言論和抹黑,認為有關言論是對香港特區內部事務和香港特區法院行使獨立審判權「作出公然的政治干預」。

    楊莉珊  202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