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白:饒宗頤書畫的獨特魅力

2022-10-24
 
AAA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饒宗頤教授,學貫中西,集學術與藝術之大成,被錢鍾書稱為「曠世奇才,被池田大作稱為東方的達·芬奇。而他的字畫,也廣為人們所喜愛,最近饒公的一幅荷花圖,拍得 500 萬港幣。許多香港名人都喜歡在廳堂掛一幅饒公的字畫,既高雅,又是一種居家的藝術享受。

字畫之中有精神
人們之所以欣賞饒公的字畫,是因為它的含金量高,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和創造性俱佳,字畫之中有「精神」。饒公認為,字畫的生命力來源於它的精神內涵。一切藝術作品,形式美固然重要,但精神內涵才是字畫美的核心。他每創作一幅字畫,首先關注的,是它能否給人以啟迪,給人以力量。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比如饒公的這幅字:「古人大抵亦如我,世事何嘗不可為。」(圖 1)它鼓勵人們,不迷信古人,要敢於創新,超越自我,超越古人,推動文化向前發展,給人以積極向上的力量。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饒公最為人們稱道的一副對聯是:「萬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圖 2)這是饒公精神的寫照。它鼓舞人們,要有堅強的意志,堅韌不拔的毅力,到中流擊水而能保持定力,以達最高的精神境界一一自在心。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再如饒公的對聯:「動念當思其所以,居心不可有然而。」(圖 3)則是告誡人們,從起心動念開始,就要約束自己,居心要正,不存歪念,不可有僥幸心理。這是一幅兩米高的巨幅對聯。2014 年 5 月,筆者拙作《書法四字經》由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編輯準備加入此條幅。
出版社攝影師拍攝時,曾將此對聯掛在釣魚台國賓館芳菲苑大堂多日,觀眾不少。雖然也有人留意其行筆特色,驚嘆這是一幅篆筆入行草的佳作,但多數人關注的,是它的精神內涵,稱之為現代版的警世恆言。
有時,饒公的字能寫出一種人們經常會遇到,但又說不清道不明的體驗。這種看似只能意會不可言傳的感覺,竟被饒公的一幅字一語道破,有一種恍然大悟之感。如「相見亦無事,不來忽憶君」(圖 4),就是如此。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最引起香港新聞界轟動的,是 2008 年饒公為四川地震展覽題寫的大字橫幅:大愛無疆。(圖 5)「大愛無疆」四個字,高度概括了中華民族在汶川地震中展現的大愛情懷和英雄氣概,鼓舞人們的鬥志,對今天全國人民抗疫鬥爭,仍然有重要意義。這一橫幅賑災義賣 500 萬港幣,全數捐給了四川災區。同時也創下漢字書法作品義賣的最高記錄。
榜書「心經」的傳承與創新
座落在香港大嶼山天壇大佛對面的「心經簡林」,是饒公書法藝術的巔峰之作,也是饒公離世後的魂歸之所(饒公骨灰撒在這裏)。饒公調動了簡帛、魏筆、篆、隸、楷等各種書體的藝術表現形式,用巨型羊毛筆在四尺宣紙上揮毫,用兩個多月時間,寫了260 多張,完成了大字榜書《心經》,古意渾穆,蔚為壯觀。2001 年在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館展出時,引起轟動(圖 6)。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圖 6)香港中文大學體育館榜書《心經》展示圖我曾把饒公的榜書《心經》和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泰山經石峪《金剛經》作了比較,驚奇地發現,許多字無論從筆法上,還是結體上,都驚人的相似(圖 7)。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比較饒公榜書《心經》與泰山經石峪《金剛經》書法藝術特色,可以切實體會到中華書法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相似處,我們看到了饒公筆法是如何忠實地傳承了千古不變的基本筆法;在不同處,我們看到了饒公是如何把隸、篆、簡帛融會貫通,在傳承基礎上的大膽創新和發展。這是橫跨千年的歷史對話,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的又一個高峰(圖 8)。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在書法美學上,饒公的榜書《心經》開創了隸、篆、簡帛三體融合的新書體,簡約玄澹,開張飛動。它是在繼承泰山經石峪《金剛經》隸楷書體上的創新和發展,吸收了篆體的瘦勁森嚴,融入了簡帛的簡約明快,如佛像般靜穆端莊,如雲鶴飛天般超然靈動,讓人們通過對「空」的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好山好水」有學問
饒公字畫的另一特色,就是知識淵博。有時看似簡單的一條橫幅,其實是一把開啟宏大知識寶庫的鑰匙。比如橫幅「好山好水胸中解脫明月」(圖 10)。(釋文:好山好水 胸中解脫明月。題記:沈寐叟言道,元嘉山水一關,自有解脫月在,語出華嚴經行應品。今南京出南唐第三墓。上海出牙璋,皆好山好水之驗,故記其事。辛卯 選堂。)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這裏的「山水」和「明月」,不是寫景物,而是《心經》和《華嚴經》核心教義的特定概念。曾記得 2011 年春天,饒公九十六歲。一天下午我如約到饒公梨俱室,向他請教《心經》與《華嚴經》的精要。饒公說:《華嚴經》最核心的一句話是「胸中解脫明月」,胸即心,「胸中解脫明月」就是心無旁騖,清新如月。這與《心經》最核心一句話「心無罣礙」的含義是完全一致的。仔細觀看這幅字和字後的題記,從內容上講,這幅字高度概括了《心經》和《華嚴經》的精神要義,用通俗易懂的文字精確地表達了出來。從書法藝術上講,篆隸兼施,雄強壯麗,且用紙講究,黃底銀花,有富麗典雅之感

題記中提到的沈寐叟,即沈曾植,是清末進士、學者、書畫家。碩學鴻儒,被譽為中國大儒,曾任上海南洋公學校長。他提出論詩有三關:元祐、元和、元嘉三元關。元嘉關即山水關:山水即是色,色即是境,境即是智。色即是事,意即是理。所以饒公這幅字的題記,開頭便寫道:「沈寐叟言道,元嘉山水一關,自有解脫明月在。」
由此可見,饒公這幅字,是把物質世界(山水)和精神世界(胸中明月)放在一起寫,既有宇宙觀,也有方法論。最後歸結為佛教的萬法皆出於心:好山好水,心無罣礙,胸中解脫明月。用《心經》和《華嚴經》中的這兩句話,做了既通俗又簡約的總結與概括。所以有人說,欣賞饒公的一幅字,就是品一杯中華傳統文化的美酒。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詩書畫合壁
饒公非常推崇唐代書畫理論家張彥遠。張彥遠,字愛賓,饒公把自己的畫室,命名為「愛賓室」(圖 11)。饒公的許多名作都是在愛賓室完成的。(圖 11)饒公在「愛賓室」揮毫潑墨張彥遠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就是「書畫同源同體」的理論。饒公在自己九十年的書畫生涯中,繼承和發展了這一理論,並在實踐中大膽創新,創作了許多推陳出新的藝術品。他是善於運用詩書畫「三合一」創作的藝術家。2004年,他寫了一首論述詩書畫三者關係的詩:「畫史常將畫喻詩,從詩生畫自生姿,荒城遠驛煙嵐際,下筆心隨雲起時。」(圖 12)並以行草書寫就,詩書俱佳。最後一句「荒城遠驛煙嵐際,下筆心隨雲起時」,這裏同時還點明了,書法要「以心為筋骨」,心堅定而字勁健。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饒公 2013 年創作的設色紙本畫《月牙泉》,更是詩書畫俱佳的代表作(圖 13)。(詠月牙泉詩:磧上鳴沙水一灣,崢嶸古窟白楊間。蹋天誰會西來意,但見黃雲饒黑山。於舊紙堆中得此佚詩,選堂於愛賓室。) 畫中的詩,饒公用篆筆入行草寫成,以書入畫。而繪畫,饒公亦用篆隸筆法寫成。畫中有書,書中有畫,和諧統一,相得益彰。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饒公書畫合璧的作品不少,其中最為人們稱頌的是《硃衣古佛》(圖 14)。(釋文:身似芭蕉,心如蓮花,百節疏通,萬竅玲瓏,來時一,去時八萬四千。)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採用的都是千古不變的中鋒用筆和篆隸筆法,創造出古樸厚重、高貴典雅的藝術效果。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有人評價,饒公的荷花,比肩張大千。他曾贈送溫家寶先生一幅《荷花圖》(圖 15),留白處題寫自己的詞作《一剪梅.花外神仙》:「荷葉田田水底天,看慣桑田,洗卻塵緣。閑隨陋豔共爭妍,風也翛然,雨也恬然。雨過風生動水蓮,筆下雲煙,花外神仙。畫中尋夢總無邊,攤破雲箋,題破濤箋。」一支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樸拙而清遠,題字穿行畫中、用筆凝練灑脫,詞作怡淡安然、高懷卓立,整幅作品詞書畫渾然天成,形簡神逸,給人以至美的藝術享受。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佛手獻花的魅力
饒公認為,書法、繪畫的純任自然之美,是最高層次的美。他說過:「中國各種藝術,包括繪畫、書法、篆刻等都反對堆砌及造作,而以純任自然為最高層次。當然這個所謂自然,亦要這項藝術所需要的美感。」在創作實踐中,他對每一幅作品中的每一元素,即使是簡單幾個字的題跋,都悉心追求它的自然之美,及和諧美。如 2008 年饒公的設色紙本畫《佛手獻花》(圖 16),就是如此。從整個畫面的結構布局,顏色搭配,到題跋的篆書體筆法,都恰到好處,體現了自然之美,和諧之美,達到了藝術美的最高境界。該畫被稱為佛教聖物。
(圖 16)【釋文】:莫高窟佛手獻花畫樣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文化底蘊是基石
饒公的書法,一眼望去,第一感覺就是歷史的厚重感,有一種穿越時空的獨特魅力。它五體皆備,自成一體,被稱為「饒體」。其原因就是以博大精深的學問為底蘊,博採眾長,真正實踐了「孕南帖,胎北碑、融漢隸、陶鐘鼎」,融會各體,共冶一爐。他精研甲骨學、古文字學,敦煌學、簡帛學,並對甲骨、楚帛書、竹簡等文物上的古文字,深入研究,創作出獨特的古文字書法作品。(圖 17-18)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饒公曾告訴我,甲骨文是中國的古老文字,當年他追隨王雲五,整理登記甲骨上的文字,到東京查閱過上千甲骨文片。對他《漢字樹》的研究很有邦助。也為饒公的契文書法打下了基礎。下面是饒公書《甲骨聯》:明月初上樂今夕 舊雨不來追昔游。(圖 19)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饒公是我的良師益友,我們相交多年,人生哲理、書畫藝術,無所不談,多數是我問他答,他講我聽,有時為我親筆示範,讓我受益終生。

308165256_522257873058949_6861367476296130452_n.jpg

近年來,由於饒公字畫拍賣價的不斷提升,引發了饒公字畫的收藏熱,在香港有幾位收藏家,專門收藏饒公的
字畫,出版收藏專輯,與人供賞。這也從一個側面顯示出,饒公字畫獨具特色的生命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在美孚的饒宗頤文化館與嶺南大學合作,變身成「嶺南歷史咖啡館」,嶺南大學表示,透過這個短期活動,希望讓校友和所有嶺南人重新連結,感受嶺南的文化底蘊,透過咖啡的香氣一起「品味嶺南」。所有到訪的嶺南校友將可免費兌換贈券而獲得一杯「紅灰特飲」

    2023-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