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江南:歐洲真正的戰略自主開始覺醒了嗎?

2023-06-20
 
AAA

WhatsApp Image 2023-06-20 at 17.09.58.jpeg

英國《衛報》6月18日發表了一篇關於下任北約秘書長的分析文章,談到英國國防大臣華禮士接任的可能性,法國等歐盟國家對此持反對意見。法國總統馬克龍堅決表示:英國已經不是歐盟成員國,不希望讓一位非歐盟國家的候選人擔任該職位,目前歐洲也有包括丹麥首相弗雷澤里克森和馮德萊恩2位候選人。由此法國和英國吵起來了。

北約秘書長任期四年,現任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今年10月到期,此前表示無意尋求連任。傳統上的北約秘書長一直有歐洲人擔任。

如果本次馬克龍能夠阻止華禮士擔任北約秘書長的話,足以讓外界認為歐洲戰略自主真正正式開啟。

648fadd1e4b020d074c718951.jpg

李強總理首訪德國、法國

2023年是中國和歐盟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20週年。國務院總理李強的首次出訪選定德國、法國,有利於進一步強化中歐關係。

筆者認為:李強總理第一次出訪選擇德國、法國,對於推動中國與德國、法國以及歐洲的務實合作以及鼓勵歐洲戰略自主,對於詭譎變幻、戰亂交織的國際局勢來講,是個非常重要的穩定器。

德國總理、法國總統紛紛訪華

2022年11月4日,德國總理舒爾茨率商業代表團旋風式訪華,他成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位訪問北京的G7首腦,雖然只停留了11小時,隨行的企業代表包括了大眾、巴斯夫、西門子和德意志銀行、空中巴士等。空巴在當天簽下了140架飛機訂單,價值170億美元。

法國總統馬克龍帶領龐大的商業代表團於4月5日到7日進行為期三天的訪華行程,歐盟主席馮德萊恩也同時到訪。馬克龍訪華高規格的安排和禮遇,大大超出馬克龍及法國媒體的預期。除了在北京舉辦最高國賓禮遇外,習近平主席南下廣州在廣州松園於馬克龍非正式會晤,且與馬克龍同聽一首「高山流水遇知音」,將製作於公元756年,擁有1267年歷史的國寶九霄環珮拿出來演奏,如此高規格的外交禮遇也只有前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年訪華時享有過,足以讓有點叛逆的馬克龍認識到中國對他是何等的重視!

340136293_169165719378967_5064366438168539639_n.jpg

馬克龍所率領龐大的企業代表團,中法元首共同見證簽署「農業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等協議,特別是法國空巴與中國航空器材簽署了160架飛機,總金額210億美元的採購協議,這已經讓為競爭對手的波音眼紅不已。

西方傳媒紛紛加入了批判陣營,推特甚至造出了一個新詞「macroning」, 以此來諷刺馬克龍「刻意增加對中國的依賴,同時就天真的提出歐洲戰略自主的需求,且向歐洲夥伴喊話」,看來這次,戳到美國痛點,美國這次是真的坐不住了!

李強總理出訪的重頭戲在法國

為期2天的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6月22日在巴黎召開,5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領導人將參加,這是法國總統馬克龍所重點關注的國際金融峰會。李強參加本次峰會將為本次論壇至少加了50分,無疑是中國送給馬克龍的最好禮物。

法國《言論報》報道,6月初馬克龍與金磚峰會舉辦國南非總統馬福薩通話,提出了參加本屆金磚國家領導人峰會的想法。如果馬克龍參加金磚峰會,將是自金磚成立以來,首位參加的G7國家領導人,幾乎法國所有的傳媒對此樂觀其成,沒有批判馬克龍這個瘋狂的前所未有的想法。如果成行的話,就意味馬克龍要與美國領導下的全球治理開始競爭了。

對於日本近期希望邀請北約在東京開設亞洲辦事處的計劃,馬克龍再次表示強烈反對,認為北約應繼續關注北大西洋地區的安全。

278337462_547858746696046_195991047001470061_n.jpg

馬克龍就任總統以來,一直強調推進歐洲戰略自主,推進歐洲一體化,並呼籲歐洲不要做美國的跟班及附庸。當美國及其盟友鼓吹經濟脫鉤時,馬克龍堅定的表示,中歐不能陷入「脫鉤斷鏈」的陷阱。
歐洲的戰略自主對於穩定國際秩序非常重要,歐洲本來就是世界第三極的重要領導者,何必委屈自己做美國的「小跟班」呢?從中國角度出發,應該是樂於馬克龍參與金磚峰會,除了法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以外,法國的經濟、科技實力在世界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如果中國能促成在金磚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京和法國總統馬克龍的對話,那麼這次對話將成為舉世震驚的世界大事。

目前俄烏戰爭已經打了16個月了,除了美國以外,包括歐洲在內的幾乎所有國家都是大輸家。相信以馬克龍代表的歐洲領導人已經看明白了這一點。歐洲早日實現戰略自主,早日覺醒將是世界之福。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各類會議和新聞發佈會沒有成為開展建設性對話的平台,而是變成了老套乏味的舞台,雙方各自發表對不同問題的看法
    問題出現了:人權優先還是貿易優先?儘管致力於推廣歐洲價值觀,但歐洲往往認為貿易優先於人權,對任何可能的人權侵犯行為視而不見。

    塞巴斯蒂安·康丁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