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灝謙:爸爸是如何煉成的

2017-05-04
袁灝謙
新城知訊台節目《讀心樂園》主持
 
AAA

FATHER1.jpg

年少無知時,以為讀心理學會學懂催眠,像弗洛依德般拿著佗錶醫人,而最後學到的是很科學化地解釋那些理論。催眠? 每一科也催眠的。 

當拋起畢業帽後,又以為學懂很多「人」的理論,將來生兒育女時可大派用場(對,未出茅廬就想生兒育女),到現在成為一對孩子的父親才醒覺,書到用時方恨少。 

大家都知道育兒並沒有說明書,縱使成長背景相同,父母照顧的模式亦一樣,每個孩子的性格也不盡相同。雖然沒有育兒的說明書,但其實大家也有一個師傅傳授做爸爸的秘訣。這位師傅並不是甚麼大師,亦沒有培養過幾個成功的爸爸,他正是孩子的爺爺,即你老爸。 

如果現在要你立即說出在成長過程中,你老爸曾否跟你擁抱?曾否跟你說 「我愛你」?相信你一時三刻亦很難記起,起碼筆者都花上一段時間才想起,但這不是你的問題,更不是你爸爸的問題,而是爸爸這角色在親子關係中,一直都很模糊。過往有心理學研究發現,爸爸只是提供麵包(經濟支柱)和負責跟孩子玩,其他生理和心理需要,或者你能想像到的,都是媽媽的責任。既然角色模糊,加上中國男性大多少說話,大家又如何學習呢?其實老爸的印象,早已深深的印在潛意識當中,你會無意識地模仿著他,即使你不認同他的育兒方法。 

當話題去到潛意識,我們就好像甚麼也做不到,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亦控制不到自己的模仿行為!是的,我們可能未有控制自己潛意識的能力,尤其是當你情緒狀態稍為不好時,但我們有能力經常自我提醒和反思,有沒有無意識地對孩子做了一些自己都不喜歡的事?如果下次同樣情境再出現,會否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處理呢? 

陳奕迅的《單車》是我經常會用來提醒自己的歌,讀者們都不妨細味其歌詞。其實孩子要的只是一個擁抱,一句「我愛你」,用行動表現你對他的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容許我以一位哲人的話作本欄的收結吧:你的孩子,並非因你而來,而是借你而來;孩子是箭,你是弓,由造物主的手,射他到遙遠的目標。

    何紫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