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霾澈:從國共兩黨的歷史看本土派的內訌

2017-06-13
會稽山
學研社研究員
 
AAA

cheng1.jpg
鄭松泰在錄音中大罵梁頌恆及游蕙禎。(大公報資料圖片)

近日,熱血公民立法會議員鄭松泰在組織內部會議上的發言錄音遭公開,他將矛頭指向同屬本土派的青年新政梁頌恆、游蕙禎。鄭松泰承認錄音實屬,並解釋批評梁、游是因為他們令黨友黃毓民在立法會選舉敗選。這再次印證了一個道理:激烈的內鬥是所有新興革命政黨的必經之路。如果能夠在同室操戈中完成對政黨的整合,並從廝殺中誕生一名最強有力的領袖,就能夠最終建立起完善的政黨組織,並不斷擴大革命隊伍。如果失敗,則註定被掃進歷史的塵埃中,由其他政黨所取而代之。國共兩黨正是這條道路上的前輩。 

1895年,孫中山創辦之興中會與楊衢雲創辦之輔仁文社合併為新的興中會,兩人為爭奪會長職務鬧得不可開交。1905年興中會與華興會、光復會組成中國同盟會,同盟會主要由孫中山、宋教仁、黃興、章太炎等人領導,由於其成員來自四方八面,自成立以後就不斷發生內鬥,包括個人的衝突、理論的不同與革命方略的歧見,成立僅兩年就基本上名存實亡。1912年,同盟會聯通其他四個團體組成國民黨,孫中山為理事長、宋教仁為代理事長。兩人矛盾不斷,黨內人盡皆知,後來宋教仁被暗殺,孫中山一直洗脫不了嫌疑。 

中國共產黨內鬥的程度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自1921年成立以來,黨內領袖走馬燈一樣換個不停,陳獨秀、瞿秋白、李立三、王明和博古自相殘殺,一直到最後由毛澤東勝出。作為中共創始人,陳獨秀、李達和張國燾在建黨一年後就分道揚鑣,在陳獨秀授意下,李達被張國燾排擠出黨。但幾年之後,陳獨秀就被開除出黨。張國燾的下場更是淒慘,紅軍長征抵達延安後,本已氣若游絲理應團結,但毛澤東忌憚張國燾的實力,把張的部隊送上絕路,進行毫無勝算的所謂西征。張沒有了部隊難以立足,最終只能叛逃國民黨。 

新興政黨競爭激烈 內鬥無可避免 

為何新興的革命政黨始終無法避免內鬥呢?道理很簡單,所謂的理念、路線之爭不過是表面原因,真正的原因不外乎爭權奪利。革命需要廣大的群眾作為根基,但群眾的數量是有限的,而革命的政黨卻往往顯得太多。所以,不將所有競爭者徹底打敗,無法獨享群眾的支持。去年的立法會選舉,超過十個本土派政黨爭奪總計19%的選票,競爭不可謂不激烈。由此可見,本土派的內鬥是無法避免的,而且還僅僅是開始,更殘酷血腥的內鬥還在後面。值得注意的是,本土派的票源基本上全部來自傳統泛民,因此兩者也將遲早反目。 

本土派與泛民不同,後者在多年的深耕之下有穩定的支持者,黨組織十分成熟,是黨員依附於政黨。但本土派則毫無根基可言,是政黨依附於政治明星,僅靠政治明星的光環吸引選民,所以很容易被更具明星光環的後來者所取代。試問當更年輕漂亮的「女神」出道,宅男們還會投票給游蕙禎嗎?現在的懸念是,本土派能否盡快決出一個最終的大贏家一統江山。如是,則本土派有望度過新興政黨最初的危險期,可成功紮根並不斷壯大。否則,當政治明星光環的紅利耗盡之後,依附於其之上的政黨很快也將煙消雲散。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本土派本來就選情告急,作為本土派代表人物的黃台仰臨陣脫逃,連其支持者也頗多怨言,無疑將更進一步打擊本土派的選情。目前補選仍面臨眾多變數,結果難料,但從種種跡象來看,筆者相信本土派將成為最大輸家。本土派在去年的立法會補選嶄露頭角,在正式選舉一鳴驚人,但「其興也勃、其亡也忽」,明年的補選恐將是其終點,當中的教訓不可不察。

    會稽山  2017-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