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鍵一:香港青年真的比上一代有更強香港身份認同嗎?

2017-06-26
鄧鍵一
恒生管理學院社會學科系講師
 
AAA

people1.jpg

前幾日港大民調公布新一輪香港市民「身份認同指數」的結果,一如以往,大部分人關心有幾多香港青年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結果發現,認為自己是「廣義中國人」的比例創九七後新低,這一方面符合大眾對本土思潮冒起的識知,同時有意見認為需要檢討國民教育的成效等等。

毋須過份政治解讀

我們不需要太過從中港政治的角度去閱讀「身份認同指數」的結果,何況,不少傳媒只是引用整個問卷調查的其中一題去描述香港青年的身份認同:「你會稱自己為香港人、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還是中國的香港人」。題目選項要求受訪者必須在「香港人」、「中國人」選擇傾向性,不能覺得兩者同等重要;換言之,當受訪者對「香港人」的認同越來越強,數字上他們對「中國人」的認同就必然越來越低。青年人認為自己是「香港人」的百分比與日俱增,其實自然不過。畢竟,隨著難民潮一代逐漸辭世,中國作為「故鄉」的角色在大部分九十後的親屬網絡中逐漸消退,「中國人」的身分認同自然沒有上一代那麼直接。第二,於一線大城市土生土長的人口,對自己城市有強烈歸屬感也相當普通,正如不少倫敦市民認同自己是「倫敦人」多於「英國人」;紐約市民認同自己是「紐約人」多於「美國人」,不足為奇。第三,由於中國的政治狀況及香港各種社會事件,香港市民的中國國族認同下降是整體現象。引用港大民調的原始數據,除了青年人之外,30歲以上受訪者(下稱一般人口)認為自己是「廣義中國人」的百分比,自2008年開始也一直下滑,由53.4%跌至37.3%(註:  港大民調只公布了2008年往後的原始數據,因此本文的分析只有從2008年開始。) ,只是跌幅沒有青年人那麼搶眼。

要更具體理解香港青年的身份認同轉變,我們需要善用該問卷調查的其他題目,觀察當中關係。除了上述題目之外,該調查也有問受訪者分別對自己作為「香港人」、「中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中華民族」、「亞洲人」、「世界公民」的身份認同程度,由0至10評分。這樣既可解決「香港人」與「中國人」必然對立的概念問題,也讓我們更仔細觀察香港青年人身份認同的轉變,只是大部分媒介較少留意這部分。下表是2008年至2016年香港青年及一般人口對六種不同身份認同程度的分數差。所謂分數差,即是青年人對某個身份認同程度評分,減去一般人口對該身份認同程度評分。例如2008年青年人對「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是7.66分,一般人口是7.76分,那分數差就是-0.1分。

從圖表中2008年至2016年六種身份認同的分數差變化,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香港人」身份認同的分數差一直徘徊0分上下,換言之,過去九年青年人與一般人口的「香港人」身份認同其實不相上下,如果單憑過去幾年的社會事件或本土思潮,就輕言青年人比一般人口有更強的香港身份認同,難免言過其實。

(二)「中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中華民族」三者的分數差自2010年開始逐步下滑,至去年分別是-2.61、-2.14、-2.21。香港青年的中國國族認同整體的確比一般人口低。在0至10分的評分來說,二點幾的分數差不算少,但幅度其實不如輿論所述那麼誇張。更重要的是,兩組受訪者的「香港人」身份認同一直相若的時候,青年人的中國國族認同下跌,跟本土思潮以至所謂港獨意識到底有幾大關係,十分值得商榷。我們當然不能排除過去幾年的「雙非」、水貨客問題、佔中、人大釋法等事件,都是令青年人以至整體香港市民的中國國族認同下跌的部分因素,但數據不能證明,這些事件令青年人比一般人口更加認同自己是香港人。

反覆強調經濟成就難為青年接受

(三)「亞洲人」及「世界公民」的身份認同有一定啟示。這裡,我們無需細分「亞洲人」與「世界公民」的分別,兩者都可以泛指對他國人口福祉的整體關懷,這可以連繫到環境保護、全球分配公義等後物質的、先進的價值觀。如圖表所示,「亞洲人」的分數差一直平穩;反而「世界公民」的分數差自2009年就一直攀升,至去年才微跌。如果只看去年的數字,「世界公民」更加是唯一一個青年人比一般人口有較強身份認同的項目。這個趨勢十分符合過去十年各種研究發現,香港青年出現了顯著的後物質轉向。從這個方向思考,上述數據甚至容許我們指出,香港青年的中國國族認同越來越低,很大部分來自基本價值觀的衝突。即使撇開政治議題,中國重經濟、輕環境、高消耗的整套發展模式,恰恰就是「世界公民」價值觀最難以接受的。放在香港的政治論述,如果官方的中國論述繼續向青年人強調中國的經濟成就、中國機遇、中國對香港經濟有幾重要等等,不只難以加強香港青年的國族認同,甚至很大機會帶來明顯的負面效果。 

 picpic.JPG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十一來臨,官方國慶活動雖多,但能刺激港人萌生家國情懷的卻少,不知從甚麼時候開始,港人家國情懷開始淡薄,是從愛國被醜化成愛人民幣、愛擦鞋、愛撈着數開始,還是愛國等於土、等於親中染紅開始,不得而知,結果就是今天的年青人大都對家國情懷極陌生,更多人將家國情懷視為「紅界」。

    衞年  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