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芷楓:改變「旅遊業等於錢」讓業界與本土有機結合

2017-07-19
林芷楓
教育顧問
 
AAA

TOUR1.jpg
本港旅遊業不能只靠維多利亞港與「購物天堂」。 (大公報資料圖片)

香港旅遊業近年停滯不前,或多或少是因為無法適應旅客消費模式的轉變,旅客由單純追求購物到追求個性化的深度遊。旅遊業界不能再指望單靠政府或旅發局多搞多一兩個甚麼展覽,多跑一兩場宣傳活動,就可以「抓到客」。香港旅遊業需要多元化之餘,亦要改變「旅遊業等於錢」的觀念,讓業界與本土社會有機結合,才可孕育出新增長點。 

過去香港旅遊業界過度依賴政府推廣及宣傳,全因香港旅遊業主要食「會展飯」及「商務飯」。只要政府多辦展覽,商務旅客就自然會來。而03年有「自由行」後,業界更走向單一化,追求即食,快捷的消費模式,周邊的配套服務都是圍繞「購物」為主。 

但近年興起的深度遊及文化遊,營運模式則截然不同。深度遊講求與本地社會有機結合,行程、景點並非經年不變,反而會隨社會轉變而時刻變化。心血多加上回本期慢,難以吸引本港旅遊業界轉型。而導遊既要對歷史、文化的認識,語言能力亦較過去要求更高。本港有逾6200名持證導遊,香港旅遊業議會副主席梁耀霖估計只有一成人通曉英語,業界「先天不足」也令本地深度遊的發展出現困難。 

要數近年做得比較有「格調」的香港本土遊,可數「活現香港」。創辦者之一是食物及衛生局前政治助理陳智遠,他們舉辦過的行程,以果欄、土爪灣等舊香港為主題;也有跑步觀賞霓虹燈為中心;甚至以香港的樓梯作為主角,去了解香港英殖時代華洋共處的文化。以香港歷史、文化角度串連不同景點,帶遊客深入認識一個社區。「活現香港」營運模式非「賺大錢」,對象暫時仍以西方遊客為主,他們同樣遇上人才不足的問題,因此暫時未成為業界主流。 

但當談文化已是世界潮流,不少世界級城市,如倫敦、巴黎,甚至上海,本身都利用自己的文化氛圍推動旅遊業。反觀香港在保育文化與建築都落後鄰近的澳門。在港獨浪潮中,本港部份人更避談「本土」,甚至想盡清殖民地時的氣息,變相令香港成為失去歷史的空殼。如澳門及台灣,他們既有五光十色的景點,亦有主打文化的文青項目。本港旅遊業若要走更遠,就不能只靠維多利亞港與「購物天堂」。 

業界要發展多張刀,或可先嘗試「著地」與本地社區團體結合,由關注本土文化的團體制定按社區需要的保育文化的行程,旅行社就保證客源。如果操作得當,可望達至「雙贏」,讓更多人了解保存社區文化的重要之餘,旅行社亦可開拓新客源。 

政府亦應成立跨部門的小組,擺脫單從收益角度出發,應改以文化角度去推動,帶頭改變業界的經營模式。假如本地學校開始發動「本地學生遊」,推廣小朋友認識自己的社區、藝術、街頭文化及老店,建立一套正確的本土觀,必定能做到雙贏的效果。 

政府於二○一七至一八年度撥款五百萬元,透過香港旅遊業議會資助旅遊從業員培訓,提高行業服務質素。當局應聯同大專院校,進一步提供的旅遊課程,提高導遊的外語水平,包括用英語授課,加強訓練,亦應該增設文化、歷史及古蹟旅遊的培訓課程,為年輕人提供服務我城的機會。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