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仁諺:香港教育困局:無人能教「五指山」

2017-09-19
夏仁諺
學研社成員
 
AAA

class1.jpg
(大公報資料圖片)

小時候,老師說:「中國四大章回小說,有生之年應該都讀一遍。」 

現在,四部之中,夏仁諺讀完三部,未讀完的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西遊記。在香港,我猜讀完四部的人少之又少,因為文學的功利價值甚低,做醫生拉不上關係,當律師的參考不了,教授們碰巧引用不了,做Sales更加唔駛識。 

不過,仔細想想,恰恰就是這幾部被香港人普遍當做書架裝飾的故事,寫出了當代人和學生們的經歷。水滸傳是梁山,三國是黃巾,西遊記是大鬧天宮。泛民如梁山,傘運似黃巾,衝擊政府是大鬧天宮。至於紅樓夢,寫的則是沒上梁山,沒入黃巾軍,也沒大鬧天宮的少年人的下場──賈寶玉裝瘋遁世,換做香港的處境即是青少年自殺與情殺。 

從西遊記看今日香港學生 

夏仁諺覺得,在四部小說之中,西遊記裏的石猴與香港某些孩子們的經歷最相似。整個故事道出了他們自封「齊天大聖」,然後變得目中無人的經過。 

最初,石猴聚天地靈氣而生,就如白紙一樣的嬰孩,他做夢也沒有想過要當「齊天大聖」,正如在幼兒園裏沒有孩子會說:「我的志願是與特首平起平坐。」 

接下來,石猴在花果山和水簾洞找到自己的同伴,在小天地胡天胡帝,不亦樂乎。這時,小作亂只求好玩,成不了氣候,也無傷大雅。正如學校裏只要孩子們找到了樂子,就不會找別人麻煩。 

後來,石猴納悶,長大外出學藝,學了些小技倆,七十二變樣樣通。七十二變有如網路上流傳的許多知識懶人包,雖然不是大學問,但積累起來,也足夠把老師耍得團團轉。托塔天王只得一個塔,哪吒只有兩個風火輪,那兒敵得過石猴七十二招,正如余老師當初對上黄之鋒,除了拍抬她也不知能怎麼回應。 

學生看不上政府的小恩小惠,正如弼馬溫滿足不了石猴。石猴大鬧天宮,天庭召來特種部隊──二郎神。七十二變贏不了,石猴落網。可是,二郎神幹的都是白活,因為天庭上根本沒有刑罰能治石猴。社會服務令有效嗎?當然沒有。故事記載石猴更在爐中鍊成了金睛火眼。有了金睛火眼,孩子能夠看穿更多法律上的虛妄,正如他們早已看出警察在法律下無法隨意使用武力,並以作弄警察。 

石猴出來後,眼裏已經看不上任何人。既然連玉帝也拿他沒法,那麼「齊天大聖」一名,他自然當之無愧。 

此時,石猴還不配稱為孫悟空,因為悟空是象徵頓悟的法號,他離開頓悟的境界還很遠。 

故事至此,還未完結…… 

石猴不怕天庭,不代表他能夠違逆歷史的規律,也就是佛法。世上雖然已無人能制止自己,可是任憑他筋斗翻得多遠,卻總是翻不過佛祖如來的五指山。你使政府屈服了,這能降低樓價嗎?使官員丟臉了,你就可以找到推銷以外的工作嗎?趕走大陸人,自己的農作物就能吃飽七百萬人?  

佛法無邊,因果報應不爽,有些歷史規律,違逆者必自受其果。 

我有個問題:既然天庭的秩序和繁榮都立在佛法之上,為甚麼當石猴作亂的時候,沒有一個天仙能夠把佛法講出,好讓石猴闖禍之前就能夠明白理解呢? 

對下一代不能只稱讚不批評 

夏仁諺留意到,在自己在意的老師面前,學生特別好挑戰,為的是想要看老師秀出真功夫。可是,學生的花招難於招架,很多老師都沒有正面回應學生,有的潛水了,有的選擇讚好學生,讚好成本少,學生容易高興,他們撞板是遙遠將來的事。 

有一位老師,在社交媒體勇敢發表社會觀察心得,給學生踩場挑戰。面對學生不成熟的學術理據、不停轉移議題的策略,老師給氣結了。路過的我插了一句:「教授辛苦了,這年頭教學生不由研究方法重頭教起不可。」學生在我的留言下沾沾自喜地給老師補了一刀:「還有禮義廉恥!」 

我冒險答道:「這是認真的說法,你這態度打嘴炮可以,但你能得到的除了一時快感外便甚麼都沒有!」 

這年頭要有給人罵「混蛋」的勇氣,才能講不奉承的說話。 

奇妙的是,回應獲得了一個讚,讚好的人,就是那位學生。 

我反思,學生求的結果,真的只是罵倒老師沾沾自喜嗎?似乎又不盡然。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