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港英政府如何回應六十年代的諸多問題

2017-10-26
悠然
學研社成員、香港資深政治評論員
 
AAA

 67a.jpg
圖為電影《五月》拍攝現場。(大公報資料圖片)

近日因研究之需,閱讀了大量六十年代港英政府回應社會運動的措施,發現它那些面對的問題不比今天少,但可用的手段卻少得多,以史為鑑,可知興替,今天的政府可從它身上學到什麼呢? 

首先,港英政府迅速找到問題的根源,並把問題歸納為兩個:經濟和社會問題,並著手處理。 

先說經濟,運動由左派發動,從中央上海的士、香港人造花廠到青州英泥廠工潮使政府疲於奔命,所以在鎮壓暴動後,港英政府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搞好勞資關係,別再讓左派人士找到機會。政府通過香港僱主聯會著手編印小冊,向僱主們提供應付工潮的許多方法,並使僱主們發展和改善與僱員間的關係。此外,當年勞資最關心的問題是工時,工時的長短。關係勞工生活的好壞。其時婦女和青年勞工工作長達每週六十小時。有見及此,政府在一九六八年推行了一個分期遞減工時的計劃,到一九七一年十二月由每週六十小時減為每週四十八小時,即每天八小時工作,這是改善勞工生活的開端。 

此外,又舉辦「香港週」和工展會,一方面以促進工商業的發展為目的,另一方面也似乎有意加強香港人對本地的歸屬感。再三,港府在短時間內變動港元的幣值,目的是穩定物價,減輕市民加薪的要求,這都對緩解市民對政府的不滿有所幫助。 

解決青年問題 

再說社會方面,社會問題主在青年問題。青年問題到了一九六六年的九龍騷動以後,才普遍引起官民之間的注意,當時還停留在消除「飛仔」為目的,一九六七年後,擴大到關顧一般青年活動,例如發展青年的康樂設備,以宣泄青年的過剩精力﹔灌輸青年的專業知識,以養成青年的上進心理:輔導青年的就業計劃,以打開青年的謀生領域……等等,總之從各方面無孔不入地解決青年問題。 

還有一個措施是回應把中文列為官方語言的倡議。當時香港四百萬人口中,中國人佔了百分之九十八以上,而不懂外國文的又佔了絕大多數。如果港英將中文列為官方語言,無疑可使官民溝通更為緊密,官民之間的情感更為融洽。這不但可以消除種種隔膜,而且能通阻了一切亂萌,保障了聲個社會的和諧生活。 

六十年過去了,今天回看,這些措施極為有用,不僅解決了上世紀六十年代躁動的社會,還成功加強了香港人的身份,可謂一舉兩得。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