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志廣:從《香港精神》看澳門精神

2018-01-11
譚志廣
澳門城市大學兼任講師
 
AAA

macau1.jpg

甚麼是澳門精神?拜讀羅金義主編的《回歸20年:香港精神的變易》一書時(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2017年7月出版),不禁讓筆者不停思考,到底甚麼才是澳門精神呢?如何定義澳門精神? 

無可否認,澳門人的身份認同與文化價值,近十多年常在學術界討論,也有相當數量的著作去討論身份認同;然而,結論似乎未得以形成共識。到底,沒有共識的結論是否就是澳門的精神? 

《回》書精鍊出一些香港精神的觀點。從身份認同、生活價值和態度等等的變易,以至由經濟奇跡、身份危機、善治的角度指出香港精神由經濟神話的「總有出頭天」,漸次被金融業主導的「中環價值」所取代,更面對「創業精神」的告別。香港人身份是存在「真.矛盾」還是「偽.矛盾」?本土與國族之間是危機還是挑戰?文化真的覺醒了嗎?抑或只是拒絕共融,一定要忘記過去?這一切在近年香港眾多的衝突事件中,引起本土與國族之爭,更似乎遺失了「抛棄區分求共對」的「同舟人」意識。法治被視為核心價值的同時,也似乎面對港式政治的危機;過去的管治平衡受到一波又一波的挑戰,怎樣才是「循序漸進」,使香港回歸善治?這一切,《回》提供了啟示,也令我們對香港精神得以反覆思量。 

回頭一看,澳門精神似乎與香港精神有種「這麼近,那麼遠」的關係。香港問題的討論,常被澳門作為借鑑,也藉此思考澳門面對的問題。「香港精神」在《百度百科》可以有專門的條目,而「澳門精神」好像連影子也找不著。是否因為澳門的「附庸價值」?即「人生之目的不在於滿足形軀欲求,所以形軀欲求只是一附庸性的問題,並非中心問題」(勞思光,1998),因而忘記了澳門精神的獨特性?的確,作為澳門人也深明:「香港有甚麼,澳門就自然會有甚麼」的慣例,中央向香港送「大禮」,不會忘記作為小弟的澳門的一份;甚至澳門人也會說「我亦係飲TVB嘅奶長大」;最常見的另一趣事是老一輩澳門人將管理勞工事務的「勞工局」稱為「勞工處」。凡此種種,可見澳門人可能認識香港的社會政治,比澳門的更多。 

澳門回歸中國已經18年,最常以澳門文化遺產討論澳門的身份認同與文化價值,強調澳門多元文化共存的特色,增加澳門人的認同感。而由官方以至青年團體每年也舉辦活動紀念「五四運動」,期望澳門年青人發揚「愛國、進步、科學、民主」的五四精神,似乎五四精神與澳門精神又連結在一起。但不要忽略「愛國愛澳」一直是宣揚的核心價值:行政長官崔世安在2017年發表2018年《施政報告》時,花了一定篇幅引介,特別指「背靠祖國,立足本地,謀劃長遠,用心傳承愛國愛澳核心價值,讓家國情懷深入民心。我們不忘初心,團結和諧,包容共進。積極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為建設美好家園,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無論是文化遺產、五四運動、愛國愛澳,均以中華文化連結一起。這是否就融合成為「澳門精神」? 

筆者期望大家閱讀《回歸20年:香港精神的變易》一書,在思考香港精神的過程中,反過來思考澳門精神。筆者十分期待,在澳門回歸20年之時,學界也可以出版一本《回歸20年:澳門精神的變易》,與香港呼應。 

 

參考資料: 

勞思光(1998):《中國文化要義新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筆者日前隨一商會到澳門考察,期間獲得貿促局及政發局的接見。包括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 (貿促局)參觀中葡(葡語系國家) 展廳及產品,從交流中,筆者了解到澳門的長足發展離不開橫琴,而大灣區9加2城市聯合發展之勢於通關後互動大大加強。

    陳承宇博士  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