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傳江: 4萬億巨資 打造6000公里「紅旗河」

2018-05-11
鞠傳江
中國日報網特約評論員
 
AAA

river1.jpg

“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及中國地形示意圖(課題組供圖)

一條橫跨中國西部乾旱地區,綿延超過6000公里的人工河——“紅旗河”正在專家層面進行緊鑼密鼓地研究和論證之中,這一將超越京杭大運河四倍長度的大河構想,幾年前橫空出世,假以時日,這或將再一次改寫人類開掘大運河的歷史!

4月15日,由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和“紅旗河”西部調水課題組聯合舉辦的“紅旗河”西部調水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一時“紅旗河”成為輿論焦點。

共有來自水利、工程、地震、農業、環保等幾十個領域、共108家單位的20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研討會,研討的“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將是一條總長6118公里的宏大工程,預計投資超過4萬億元,建設周期超過50年。與會專家就“必要性、緊迫性與戰略意義”“線路設計優化與受水區規劃”“工程建設實施與挑戰”和“面臨的資源、生態與環境問題”四個議題展開研討,專家們提出了很多建設性意見,介紹了可供借鑒的工程規劃建設技術與經驗,指出了可能存在的問題與應對思路。

“紅旗河”西部調水課題組負責人高淦表示,希望專家們群策群力、客觀分析、理性思考、積極研究,多提寶貴建議,共同把方案完善起來。

據介紹,“紅旗河”分為一條主線和三條支線,主線自西南向西北延伸長約6118公里。選線各取水點的水位依次降低,通過山區打隧洞、河道修水庫、平原開明渠的方式實現自流。主線先從雅魯藏布江開始,北行依次過怒江、瀾滄江、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岷江、白龍江、渭河、洮河並進入黃河幹流已修建好的劉家峽水庫;再繞過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然後從玉門繞著整個昆侖山北側的山前平原帶,進入新疆南疆的車爾臣河;然後再到且末河、若羌河、再進入科里亞河,最後過和田河,達到喀什、葉爾羌河、阿克蘇河。

river2.jpg

“紅旗河”示意圖

這一宏大工程,沿青藏高原邊緣繞行,將青藏高原東南部豐沛的水資源,調往乾旱的西北地區,全程自流,河水將惠及陝西、寧夏、甘肅、內蒙古、新疆等地區,輻射影響全國70%以上的國土面積。

據課題組介紹,此項構想最早在2013年開始調研、謀劃,2016年初成立課題組進行線路研究及方案制定。目前,課題正處於具體問題、關鍵問題的研究階段。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理事長、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名譽所長、“紅旗河”西部調水課題專家組組長王浩院士說:“這一工程對解決北方乾旱缺水、加快荒漠化治理、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西北地區脫貧攻堅等國家戰略具有重大意義,十分緊迫,是極具創新性和可行性的方案。這一工程是關乎國家發展的千年大計,將拓展我國生存與發展空間,造福子孫後代。”

中國西北地區土地廣闊,但水資源極其短缺,這成為制約西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瓶頸,“紅旗河”建設將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綠色通道的核心載體,更重要的是為中國未來拓展了巨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王浩院士介紹,“紅旗河”預計年總調水量可達600億立方米,規劃分近、遠期兩個階段,按照50年時間布局。

第一階段前20年為建設實施周期,主要目標:(1)打通綠洲生態廊道;(2)建設一個生態牧區(漠北牧區);(3)建設二個超級灌區(紅延灌區、河西灌區);(4)服務三個多民族融合發展區(和田、喀什和哈密);(5)兼顧保障東部地區用水需求,充分利用“紅旗河”巨大調水規模,系統治理和解決東部地區因水資源短缺導致的水生態環境問題。

加快建設從黃河上中游到河西走廊再到南疆喀什和東疆吐哈盆地總長約5000公里的生態長廊,打通貫穿我國東、中、西部的綠洲通道。

建設漠北以狼山、陰山以北以及錫林郭勒盟區域的生態牧區,使其成為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

規劃在紅延河和河西走廊地區建設兩個超級灌區,合計發展近億畝節水、高效、規模化灌溉農田,這一區域後備耕地面積超過2億畝,形成超大型灌區。

river3.jpg

“紅旗河”流向示意圖

以哈密、和田、喀什等地區為中心,大規模擴大原有綠洲面積,使和田河綠洲、葉爾羌河綠洲和喀什噶爾河綠洲相融合發展,建設一體化綠洲區,使其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

“紅旗河”自南向北,依次串聯起西南諸河、長江流域、黃河流域和西北諸河,能夠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東線工程一起構建“四橫三縱”國家水網統一調控格局。因此,“紅旗河”受益區域絕不僅僅局限於西北乾旱地區,可向黃河補水,自上而下流幹流調控工程體系。

第二階段為建設實施後20-50年,目標是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通道重要節點城市,帶動區域跨越式發展,實現西部真正意義上的戰略崛起。

眾所周知,中國自古就有建設超大水利設施的傳統,並給中華民族繁衍發展帶來了巨大社會和經濟效益。2000年前,先人們就建設了鄭國渠、都江堰、靈渠等超大水利工程,不可否認這些工程在這秦朝統一中國的物質基礎和經濟實力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1000年前,京杭大運河的修建,促進了南北方經濟一體化建設,特別是到明清兩代,京杭大運河對提升中國綜合國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歷史作用。在第三個千年的起點上,啟動建設“紅旗河”,將成為影響今後數千年的歷史工程。

或許,過不了多長時間,跨越7大水系、長度是其4倍的“紅旗河”將成為影響中國千年發展的新運河。

王浩院士介紹,“紅旗河”取水不超過各取水點斷面的21%。紅旗河將成為“中華水系”七大水系的紐帶,覆蓋了70%的國土面積,成為調洪、抗旱,均衡整個中國水資源的總抓手。由於是自流水設計,這對降低水價產生重要影響。

紅旗河的整個取水點在青藏高原海拔2558米的地方,工程總造價4萬億左右,西南地區的隧洞的總體投資需要3萬億,北方的明渠和樞紐建設費用為1萬億。“紅旗河”還設計了三條支線。包括通往陝北的紅延河,通往內蒙古的漠北河和通往吐魯番的春風河。

王浩稱,從整個的黃河上中游到整個的河西走廊,到新疆的東疆和南疆,將使西部2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從荒漠變成“綠洲”。遠期將新增兩億畝肥沃農田,並吸引一億人來這裡定居。

“紅旗河”沿途將自南向北穿越1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包括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雙峰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工程一旦開建會對保護區帶來怎樣的影響,備受外界關注。

根據方案,黃河以南的八個自然保護區將以地下隧洞的形式穿過,對地表植被和野生動物的遷徙是完全沒有干擾。而在黃河以北,取線繞開了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只涉及到試驗區的部分地帶。

不過一些專家對這一浩大工程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有所擔憂,包括穿過西南地震多發區、穿過眾多自然保護區、這一工程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新增罐區是否會鹽堿化等諸多疑問。

 

文章原刊於《中國日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