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言:內地「胸痛大學」爆紅之後的社會思考!

2018-06-04
陳一言
時事評論員
 
AAA

BR1.jpg

被網友簡稱「中國胸大」的這個組織,成為話題。圖:解放日報

「中國胸大」(中國胸痛大學)是這幾天以來,內地的關鍵熱搜詞之一,這不是有關中國人胸部大小的新聞,而是源自自山東的一宗醫療新聞。齊魯醫院宣傳部31日正式對外澄清,「中國胸痛大學」只是一個學術組織,而非高校,也承認因為改名欠妥引發公眾誤會,並承諾將研討更改名稱。

「中國胸痛大學在濟南正式成立」的消息5月26日出爐,幾天內便成為全國潮流用語。當地媒體報導稱,該「大學」是「中國第一所以提升胸痛教育和研究為目標的高等學校」;「中國胸大」迅速登上熱搜,成為了網路集體遊戲中的笑點。

此後兩天,山東省教育廳和國家教育部急急澄清,「中國胸痛大學」並不是一所經過教育部門審批的高等院校,重申設立高等院校,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式,使用規範的名稱。由此引發一連串有趣的思考,何為「大學」?誰可以稱之為「大學」?為什麼一個行業(學術)組織要以大學自居?

大學是社會進行科研、高等教育的場所,可謂是聚合社會智慧的「社會大腦」。大學背負社會的期望,是有必要受到社會檢視的,同時也是背負一定的社會期望的。教育部強調大學的設立應有「嚴格審批」與「正式名稱」,源自法律和規則要求,同樣是對大學的社會文化影響的考慮。

這個聲稱是研究胸痛病症的組織,不稱學會、協會而在名稱上「自行升格」成大學,也正透視出內地社會一股浮燥之風。

不少組織為了「高大上」,動輒冠以中華、中國、華夏、全國,但這與偷取「大學」之名又不盡相同,前者不過是強調組織的影響力又廣又大,而後者則是暗示組織的能力已上升到一般大學的科研、教學水平。但若這不是實情,如事件中的「中國胸大」根本沒經過審批成為正規大學,便自稱「大學」,那便容易出現問題。

而另一個值得警惕的焦點在於,「大學」成立程序如何,其間的監管又如何?翻查內地資料,一個學術機構的誕生,需要民政部門的註冊登記,若是大學則要教育部門審核,但「中國胸痛大學」亮相人前,到底是經過審批,還是未經審批?

若是經過審核,那審核人員負有審查不當的責任,應該追究。若然該組織根本未經審批,那屬於非法組織,執法部門便應果斷執法。如果此事一旦姑息,此後恐怕還有「心痛大學」、「腳氣大學」「手板大學」等類似機構出現,終將使社會對「大學」二字產生質疑,這將不是我們想見到的。

 

文章原刊於《橙新聞》。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