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峰:參與大灣區規劃 香港金融要領軍

2018-06-08
張華峰
立法會金融服務界議員
 
AAA

baya.jpg

自從去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披露中央構建「粵港澳大灣區」的概念以來,經過一年多的反覆論證,具體規劃措施已到了快將出台的階段,大家對此均無不磨拳擦掌,翹首以待,期望在建構粵港澳大灣區成為世界首屈一指的灣區經濟上盡展所長。

由於世界其他三大灣區,均以服務業為經濟主體 (佔本地經濟總量GDP八成以上),但粵港澳大灣區方面,服務業只佔GDP五成半左右,當中金融業更是扮演了一個主導角色,故此香港作為祖國的國際金融中心,是可以憑藉金融業這方面的優勢,發揮一個比較重要,甚或領軍的角色。而我們也要深入了解大灣區城市群的地位和角色,以便能夠起到互補長短的作用,共同促進大灣區經濟的長足發展。

香港創科被遠遠拋離

立法會四個事務委員會早前也曾到過大灣區實地考察,32名出訪的議員中,當中也包括9名泛民議員。透過此行所聞所見,大家都充份體會到甚麼叫做「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甚麼叫做刮目相看,更充份意識到要加強同大灣區其他城市群合作的重要性。同時間,大家都慨歎香港在科技創新上已遠遠給大灣區彼岸,尤其是一河之隔的深圳比下去。

就以香港的本地生產總值(GDP)為例,去年為26,600億港元,而深圳去年(GDP)總量為22,400億元人民幣。單是以去年底的匯率(每百港元兌83元人民幣)計算,我們的GDP折合才22,078億人民幣,即是深圳的GDP已首次超越香港。而且按趨勢看來,廣州和重慶的GDP亦極有可能在年內超越香港。所以,如果我們仍然故步自封,不思進取,不加強同毗鄰地區的合作,就會後悔莫及。

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祖國的經濟發展已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強國。而為了繼續推進國家向前發展,我們更要告別過往單靠血汗打拼的勞動密集生產模式,要轉向科技興國,轉向科技創新的目標進發。經過今次中美貿易之爭,更令我們充份認識到創新自主的重要性,更令我們明白到習主席當日親自提出,要携手合作建立世界一流灣區的構想,眼光是如何遠大獨到。故此,香港必須力爭上游, 抓住今次參與大灣區發展的良機,加強推動我們的發展。

發揮優勢構建金融合作平台

我認為,香港作為祖國的國際金融中心的角色,在促進灣區整體發展方面,的確可擔負起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我們大可藉着金融發展方面的優勢,在促進灣區企業成長或及配合祖國深化改革政策方面,加把勁,多出一分力,共同構建一個金融合作平台,並配合祖國的科技創新策略,為灣區內的新經濟企業,起着良性的互動作用,兼且為香港的未來發展,引入新的增長引擎。

這是因為我們一向在金融領域發展方面,同國際標準接軌,也經歷過多次金融危機的考驗,積累了寶貴的經驗,金融基建上擁有一定的優勢,現時又是最大的人民幣離岸中心,故這些方面的經驗,大可協助推進大灣區的發展,尤其是金融改革方面,扮演着先行先試的角色。

我想透過這個金融合作平台,我們大可加強發揮我們作為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角色,為大灣區提供各項跨境人民幣服務,從而為灣區內各大中小企業,提供上市、集資、融資,以至資產管理服務,以及加強發揮我們作為超級聯繫人角色, 協助灣區企業走出國門面向國際,或把更多的國際資金引進灣區,為區內企業引入新的動力,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甚或發展新的市場。我們也可透過發行綠色債券,為區內的綠色企業提供合適的融資渠道,為灣區打造一個綠色國度而多出一分力,令整個灣區內超過六千七百萬的人口齊齊受惠。

此外,我們還可加強與大灣區城市群在科研方面的合作,也可以利用河套區科技園的合作機會,加強兩地科研合作及人員培訓,以至為相關的企業提供融資或集資服務,協助新經濟企業壯大。

讓中小券商參與大灣區建設

談到香港金融業可以起到的作用,我也想特別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最近宣布將大幅度放寬金融業對外資的限制, 提高外資企業在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的持股比例,絕對是一件好事,是為深化內地金融改革邁出重要的一步。但若論及對灣區的熟悉,對灣區的感情,對灣區投資者的認識,本港一眾的中小券商,比諸於外資,應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故此,如果讓本港中小券商也可以同時參與大灣區建設,共同參與金融發展的平台,正好起到互為促進的作用。

我期望CEPA能進一步降低門檻,容許更多的本港券商可以進軍大灣區,讓他們可以為區內的投資者以至在灣區內工作或定居的港人,在特定的渠道內,提供多一項買賣港股通的通道。因為我深信香港的券商,憑著他們多年來買賣港股的豐富經驗,對風險管理的認知和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掌握,是可以更好的為灣區內的投資者,提供優質的服務,從而提高他們對港股買賣,以至風險管理的認識。

網上認證服務加強灣區互通

另一點十分重要的,是我們要致力消除大灣區城市群融合的障礙,其中一點大家都十分關注的,是可否設立大灣區居民身份的問題。要是我們能有這重身份,便可方便通關開戶,可以大大促進人流,從而帶動資訊流、資金流,以至物流。又我們現時已進入智能時代,更需借助科技發展,推動各行各業的發展。故我期待金融服務業界爭取已久的網上認證服務,可以納入大灣區規劃大綱之內,以進一步促進香港和大灣區內的金融互動或互聯互通。

在主理大灣區發展的政治局常委兼常務副總理韓正,新近考察完大灣區之後,我期望相關的規劃將於不日內出台。我更希望特區政府加緊向中央高層,中央各部委,以至廣東省政府進言,致力消除加強融合的各個屏障。正所謂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期望我們立即坐言起行,共建一個超越三藩市、紐約和東京灣區發展的大灣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