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有咩機遇?一文話你知

2018-07-25
 
AAA

d1.jpg

- 香港作為全球主要的首次公開招股中心,亦是亞洲第二大的私募基金市場。憑藉在資本市場的優勢,可為大灣區內企業提供全面的融資選擇,並幫助它們降低融資成本,支持企業持續增長。

- 作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支付結算中心,處理全球約七成的離岸人民幣支付交易。當大灣區區內企業計劃擴展海外業務時,香港可支援相關的離岸人民幣結算、融資及資金管理的需要。

- 香港擁有大批具備專業金融經驗與知識的人才,兼備有透明的法規及健全的監管,且注重資訊安全,可結合大灣區內的技術人才開發相關的金融科技。

 

d2.jpg

- 香港科研由大學主導,具優秀人才,多從事上游尖端的研究,但卻缺乏中游轉移及下游生產。相反,深圳科研則由產業主導,着眼於中下游應用研究。而珠三角的東莞、惠州等則可擔任製造產品角色。區內各城市優勢互補,可建設貫通上、中、下游的創科園地國際創科中心。

- 香港作為亞洲的知識產權貿易中心,吸引海外科技研發、創意及設計生產企業,可為大灣區內企業引進海外技術的知識產權,同時把區內科研成果推銷到國際市場。

- 香港業界較熟悉國際科技潮流和技術標準,可助內地科研成果拓展至海外市場,亦可為內地企業引進合適的外國技術進行本地化應用。

 

d4.jpg

- 香港作為國際航運中心,熟悉國際貿易活動的營運和規則制定過程。加上政府近年致力發展高增值海運服務,例如船舶融資和管理,可為大灣區提供高質素的航運服務,協助內地港口的發展和管理。

- 香港航空業不僅在機場硬件及管理有優勢,還有專業技術要求高的飛機維修業,能為大灣區提供一條龍的航空服務,其經驗亦有助提升區內行業水平。

 

d3.jpg

- 香港擁有專業諮詢、法律、會計及金融等方面的人才,可配合大灣區進行企業轉型升級的人才需要。

- 以法律服務為例,香港法律專才在企業重組、併購跨國企業和資產等商業活動中,可為區內的不同企業提供幫助。大灣區企業若想以香港作為「走出去」的橋樑,也可以借助香港的法律顧問服務,獲取更多樣化的建議和服務。

 

d5.jpg

- 不少港人欲在內地工作或退休,但醫療配套不足卻令他們有所保留。透過大灣區規劃,可建設更多香港水平、香港管理的醫療設施,更方便在內地居住或退休的人士,亦有助紓解本港社會老齡化面對的壓力。

- 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表示,大灣區可設立「國際醫療養老試驗區」,讓港人到內地退休。他建議安排港澳的先進醫院到試驗區設立分支機構,並把港澳市民的醫療資料放進大灣區的大數據對接使用。

- 醫療旅遊近年在亞洲發展迅速。特首林鄭月娥表示,香港雖有此潛力,但卻受制於地少人多,若然將方案搬至大灣區,香港品牌的醫院可建於中山、珠海等地,往返只需一小時,對外地旅客而言亦算便利。

 

d6.jpg

- 特首林鄭月娥指不少外商反映,海內外人才或投資者來港的一大障礙,便是本港國際學校不足。她說大灣區可造成補足作用,例如外地人才來港工作,將孩子送到佛山讀寄宿學校,周末回港。

- 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建議粵港澳三地合作創建一所「灣區聯合大學」,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突破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體制壁壘,推動大灣區高等教育協同發展與跨越式發展。廣東省政府參事陳池則建議,引進國內外知名大學到大灣區內辦學;並推動三地教育資源共享,比如共享網絡圖書資源、共享教師資源、共享實驗室等。

 

資料來源:立法會秘書處文件、綜合媒體報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