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潤恬:賀建奎編輯出倫理炸彈

2018-12-03
 
AAA

hor1.jpg

「我非常震驚。」

中國科技部副部長徐南平27日在北京同外媒記者的茶座上,坦承他得知「基因編輯嬰兒」後的反應。震驚,可以說是全社會對這場風波的集體第一反應。

隨着打造出「基因編輯嬰兒」的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昨天在香港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上交代了更多情況並做了一個沒有歉意的道歉後,大家的反應從震驚轉為震怒。

先看他是怎麼道歉的。他說:「首先我必須要道歉。我的整個實驗結果,由於保密性的問題,數據被泄露了。所以我必須要在今天這個場合,跟大家分享這個數據。」

換言之,他並沒有為編輯了嬰兒的基因而道歉,只是在為介紹情況作鋪墊。另外,「世上首例免疫愛之病寶寶」的消息是他自己向媒體和在視頻中宣布的,怎麼能賴別人泄露了數據?

他在宣布實驗成果的視頻中指出,首例試管嬰兒出生時也一度引起爭議,但後來試管技術被證實能造福人群。他昨天在演示材料中展示此前發達國家進行的幾例具爭議性的人類基因編輯實驗,認為自己的實驗性質相似。他還故作委屈地說,如果這個實驗發生在發達國家,相信不會引起這麼大的風波。

他這種說法的邏輯問題在於,雖然有些創新做法問世時引起爭議但後來被接受,但這不代表所有創新做法都會有好結果。例如原子彈的發明到底是禍是福,至今也還有爭議。另外,把爭議歸咎於因為他不來自發達國家,是在嘗試轉移包括中國科學家在內的各界對他的批評的重點。

他邏輯的最主要漏洞,是把他的自私行為解釋為在幫愛之病夫婦圓生育的夢。許多科學家已經指出,現在已經有風險較低、行之有效的阻斷愛之病毒母嬰傳播的方法,使用基因組編輯就像是「用大炮射鳥」。如果他編輯基因是為了解決目前還沒有治療方法的疾病,那或許還會有人認為不是完全不能考慮接受。

他避重就輕地說,家長都是知情的,都是受過良好教育的。我們都知道,人們患病時心智比較脆弱,特別願意聽信任何宣稱可以擺脫或減輕病痛的說辭。這是為什麼需要有倫理委員會等有醫藥知識的第三方來嚴謹地判斷。

近日許多科普文章已經解釋了編輯基因的諸多風險,如編輯過程中的「脫靶」問題(編輯了不應該編輯的基因片段)。許多評論也把改變人類基因譜系的嚴重性比喻為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可是,對於後果賀建奎竟然輕巧地說:「如果實驗產生了意外的副作用或傷害,我會感到和他們(病人和家屬)同樣的痛苦,我本人會負起責任。」天啊,問題如果發生在女嬰和她們的後代身上,難到他能變身代替她們承受苦果嗎?

賀建奎的行為,是明知故犯。有媒體翻出,他在兩年前發表的論文里,論述編輯基因的諸多風險,不可輕易嘗試。

徐南平前天告訴記者,2003年頒佈的《人胚胎幹細胞研究倫理指導原則》規定,可以以研究為目的,對人體胚胎實施基因編輯和修飾,但體外培養期限自受精或者核移植開始不得超過14天,而本次「基因編輯嬰兒」如果確認已出生,屬於被明令禁止的,將按照中國有關法律和條例進行處理。既然是被明令禁止的行為,賀建奎堅稱自己沒錯的底氣來自哪裡?

 

文章原刊於《聯合早報》,本網獲授權轉載。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