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慶成:華為邀記者訪深圳包費用有問題麼?

2019-03-05
戴慶成
學研社召集人
 
AAA

sz1.jpg

筆者因為記者身份的關係,多年來與大大小小的內地國企和民企打過交道,領教過不少內地企業惡劣對待記者的態度,對其根深蒂固的傲慢作風深惡痛絕。不過一事歸一事,若內地公司不合理地被抺黑,筆者以為還是應該還他們一個公道的說法。

筆者之所以這麼說,是緣於《華盛頓郵報》專欄作家羅金(Josh Rogin)上周五在Twitter發文,聲稱華為邀請美國記者前往深圳總部訪問,並承諾會支付全程費用。他氣憤地說任何拿華為錢的美國傳媒都應該被譴責。

在近來華為成為美國政府全面打壓的對象之際,這則訊息曝光後,本港一眾反共傳媒隨即如獲至寶,紛紛轉載並大肆報道。有媒體大字標題寫著「華為秘密賄賂美國記者遭拒,行賄證據曝光」;也有媒體稱讚「華為付費邀採訪,《華郵》知恥堅拒」。筆者實在忍不住想問這些傳媒機構的同行一個問題:難道你們從沒有參加過這種活動?

一直以來,媒體都是企業向公眾傳遞公司資訊的重要夥伴。對企業來說,如何保持和記者良好的關係至關重要。在這方面,本港很多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平時除了發佈新聞稿、舉行記者會,間中也會邀請記者到外地免費實地考察公司運作情況,希望藉這種活動爭取傳媒報道公司消息。

就筆者所知,不同媒體對這種資助性質的採訪活動採取不同的做法。一是,若傳媒機構認為活動具有新聞價值,機會難得,會報名參加,但堅持繳費,以避免有利益輸送的嫌疑。

在上述新聞炒作的那幾天,筆者剛好參加了一個內地訪問活動。隨團的一間外國媒體就選擇了這一個方法。記者每次到了酒店和餐廳,就會主動詢問並支付相關費用,並索取發票以便回港向公司報銷。(話說回來,雖說這間外媒全程拒絕資助採訪,但酒店和餐廳要求記者支付的費用遠低於市價,某程度上而言也是有給予補助。)

二是面對傳媒行業經營日益困難,許多媒體同意接受企業的資助,免費參加赴外採訪。但為了減少公眾質疑過程中有利益輸送,記者在撰寫新聞時會更加謹慎,如實客觀報道企業的新聞,以免予外界有一種誰給錢,就可以為誰刊播正面「新聞」的印象,被讀者嗤之以鼻。

可以說,財團企業邀請記者到外地採訪,並且提供全程資助,在本港一直是很正常的商界行為。筆者相信美國的蘋果,還有韓國的三星,也有像華為一樣邀請外國記者到當地考察採訪。至於派不派記者參加,以及是否自掏腰包參加,則交由傳媒機構自行判斷和決定。但無論如何,整件事的關鍵並不在於企業有無提供資助,而是傳媒記者自己能否把握得住底線,在報道中恪守職業道德規範,自覺的拒絕「有償新聞」。

羅金說,「任何收取華為金錢的美國記者應該感到羞恥並被譴責。」這句話大錯特錯!若羅金覺得到深圳考察華為、與華為高層見面,可以幫助自己索取更多新聞材料,有助發掘真相,他大可以反提議自費參加活動,而不是一口拒絶,然後在網上炒作自我宣傳。

而本港媒體沒有批判、不加思索地刊登這一則新聞,絶對是對參加過被資助外地採訪活動的本港記者的專業精神的一個侮辱。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