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個想死的孩子。影評】李美:意想不到的開局 意想不到的發展

2019-04-17
 
AAA

12a.jpg

不少日本電影,由頭到尾均令人意想不到,《十二個想死的孩子》便屬此列。

初看電影名字,不禁猜想:本片是談日本極之普遍的少年自殺問題嗎?再看電影劇照的12格照片,兼而提到密室遊戲,又會猜想:這是《大逃殺》模式地逐個殘殺嗎?然而,開場不久,本片已令人意想不到,居然是以屍體發現案開展,亦即戲軌原來是懸疑推理;事實上,電影開首已不斷營造詭奇氣氛。到了後來,劇情發展同樣令人意想不到,堪稱是個完全嶄新的玩法…...於此不含劇透部分,筆者難免要就此打住;可以透露的,乃「扭橋」部分不單盡顯創意,其對劇情及電影主旨更帶來莫大助力。

要處理懸疑情節,本已不易;戲中且涉多達12位角色,自然難上加難。畢竟,無論是懸疑片,抑或是殘殺片,故事角色皆難逃逐一「領便當」的命運;可是,姑且算是稍稍劇透吧,本片全員戲份卻相當平均,12位人物都有相對完整的描繪,隱藏各人背後底牌的鋪排也恰到好處。凡此種種,拍過電視版推理劇《金田一少年事件簿》,以及半愛情半懸疑的《愛之成人式》和半科幻半懸疑的《20世紀少年》等電影的導演堤幸彥,絕對應記大功。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到底甚麼葫蘆賣甚麼藥?不看畢整個故事是不能預想到的。唯一遺憾,乃無論處理如何高明,這齣日本電影還是服膺一個日本主流意識形態——進入劇透之前,筆者只能夠說,這既是本片的缺點,但也是本片的優點。

 

(注意,以下完全劇透)

必先再次溫馨提示,以下幾句將會「爆雷」,道盡本片終極主張,未看電影者誠不應再閱下去:

《十二個想死的孩子》始終是談日本少年自殺問題,也始終貫徹了日本電影最後往往傳遞正面訊息的作風:片中角色到底不會自殺,各人經歷一切後重新看待自己生命,在死亡與存活之間選擇後者乃是必然。對看慣日本電影的觀眾而言(包括筆者),不管片中劇情多麼意料不到,惟對本片相關終極言志訊息,則大概是不難預早看出來的。

12ST_005-1080x722.jpg

那麼,剩下來的關鍵是:電影怎樣將決意自殺的12人,過渡至決意不自殺的12人?當中涉及甚麼重大轉折?又如何確保具備足夠說服力?這才最最意想不到。

本片值得欣賞之處主要有二,兩者均與突然出現的第13人有關——即是「0號」。

一是以懸疑片來包裝高舉生存價值。倘無「0號」出現,故事要達到最後高舉生命可貴的目的,則難免是由「十二個想死的孩子」如既定議程般,在廢棄醫院裡一起討論表決尋死。「0號」的「亂入」,不單為故事帶來「玩味」,且還自然地引導出各人的尋死原因:

舉其大者,莫如暴風少年「10號」,他要查出「0號」的死因,理由竟為確保自己被看成是自殺而非他殺,因為他之所以尋死乃為防止母親以他性命來騙保險金(自殺不受保)。另外,凡事八卦、不擅交際的「2號」,他是第一個、也是當時唯一一個舉手,認為必先查明「0號」死因的;原來不懂觀人眉頭眼額的他,正正因為遭人欺凌而要尋死。至於扮演偵探角色的「5號」,在剖析「0號」死因疑點的同時,既披露了自己的查案血統,在調查輪椅時也帶出自己身患絕症。

一些低手的電影,或許會「為說故事而強說故事」,不惜突兀生硬地加插各人背景介紹;可是,本片上述處理,俱在適當的時候、適當的劇情點、來適當地將角色身世娓娓道出,一切便很順理成章,跟故事發展極好銜接起來。

12ST_008.jpg

第二個值得稱讚的設定,乃「0號」原來未死,相關「扭橋」就將各人由決意尋死到不願尋死的轉折,極具說服力地牽引出來。「0號」的一聲鼻鼾,非但證明了他的「如夢初醒」,之前大家不過察覺不了他微弱的呼吸和脈搏罷;事實上,電影早已埋下「伏筆」,包括有人質疑安眠藥份量不足致死,此外他亦應口吐白沫或有嘔吐跡象才對。而更重要的,乃各人也因這記鼻鼾「如夢初醒」,忽然驚覺到生命可貴,在希望拯救這位垂危病人的同時,反思為何自己卻想放棄自己生命……換言之,「0號」的「死」,牽引了各人的尋死原因;「0號」的「生」,則反過來促成各人繼續求存。

尤其是,經過第一階段各人坦白本身尋死原因後,才驚覺所謂必須尋死換轉別人視角實無道理可言。最明顯例子,當數一個想隨自殺偶像共赴黃泉,另一個則想擺脫偶像身份一死了之;「3號」和「4號」這一對,無疑是個矛盾的組合,彼此均極之反對對方的尋死緣由。另外,不欲母親獲得保險金的「10號」與希望為父親掙來保險金的「6號」、身患絕症但思考敏銳的「5號」與感染泡疹而頭腦簡單的「8號」、被欺凌的「2號」與錯手將欺凌者殺死的「9號」、一直悔疚對親人造成傷害的膽小「12號」與不知親人一直傷害自己的口吃「11號」,其實均為一對對的隱性矛盾組合。至於終極地,由本欲觀察「尋死」到變成喜見「求生」的「1號」,與要控訴天下父母不應生下兒女的「7號」,這對一白一黑的男女也猶如「天使」與「魔鬼」般。

上述矛盾組合,各自均從心底裡否定對方的尋死原因,這也帶出一個普遍適用定律:即使情況惡劣至如斯兩極,終究也不應成為尋死理據。例如:為何粉絲要為偶像死?為何偶像要為粉絲死?又如:我們既不應為小病死,也不應為絕症提早了結生命。事實上,立法容許安樂死的地方,皆要求安樂死必須滿足若干條件,包括是無法醫治的絕症、醫學上確定時日無多、以及疾病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等。

查電影史上,高舉生命可貴的作品肯定不少,但《十二個想死的孩子》透過上述格局來言志說教,則無疑極之大膽、極之創新、結果且極具說服力。問題是,觀眾必須弄清心態方成:若抱懸疑片的立場審視本片,就肯定對戲中命案感到失望,畢竟裡面沒有死人,偵查過程又不似本格式推理;若以勵志片觀之,又恐對相關懸疑元素不以為然,覺得有點離題了,以至過份故弄玄虛……或許,這就是坊間對本片看法兩極的原因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