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汶羽:學習模式應靈活轉換

2019-07-10
顏汶羽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
 
AAA

OX1.jpg

筆者近日到了英國牛津大學進行學生交流活動,牛津大學給我的感覺很特別。首先,她沒有校園的,而是與牛津市融為一體的,學生與市民就共融生活,沒有界線,很融洽和諧的。

其次,牛津大學的學習模式以導修及自修為主,靠學生主動學習、鑽研,然後與教授深入交流,教授亦為每個學生指導,令學生有了明確的研修方向。這樣學生可以按著自己的興趣、長處去研習,令自我的潛能更能發揮。當然,這種學習模式需要學生有很高的自律性才可,否則自主學習便會變成沒有學習的。

香港的學習模式以上課及考試為主,學生以如何完成功課,如何在考試中獲取高分為主,令學生變成了溫書機械,很多時著重應試技巧多於學習內容,單靠背誦、應試來獲得升學的機會。但這是忘記了學習的真正意義,學習是為了加強自己的知識面,擴闊視野,在自己有興趣的範疇加強研習,令自己的裝備更充裕。

香港的學校亦應按著學生的能力、特性來配合其學習的模式。當然,在學校及老師來說會增加了其行政成本,亦會影響了整間學校的部署及投資的方向,但因材施教才是真正教育的意義,我們不能忘記如何令學生在最好的環境下學習。

香港學童的壓力一直較大,很多時是錯誤的學習模式放進了學生身上,而沒有善用學生的特色來制定其學習模式及學習策略,而令事情事倍功半。筆者建議教育局應盡快讓學校更具彈性的讓學生真正愉快學習!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