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樂文:天氣假如不似預期

2019-08-16
余樂文
文化工作者
 
AAA

**文章內含電影《天氣之子》劇透內容

63a57cbe-9431-4890-8b00-712ee8fd0ed2.jpg

《天氣之子》宣傳照

今個星期本港電影票房榜冠軍是《狂野時速》系列的新作,但身邊更多人提及的是日本導演新海誠的動畫新作《天氣之子》。

《天氣之子》預告片出台之時,已經有人問這是否複製前作《你的名字》。畫功如昔,主角的樣子的確有點相像。同樣以現代日本為背景,東京的景物如相片般真實,而且兩套戲都揉合了神道教的元素。不過,縱使兩套戲的特徵相似,看過《天氣之子》後,卻發現兩者的內涵大不同。故事背後的理念,是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

在全亞洲票房大收的《你的名字》是一套講述扭轉生死的動畫。女主角本應在天災中死去,但她在時空交錯之中,找到避過天災的方法。電影有著借助宗教,可以找到改變命運之途的想法。《天氣之子》則是另一種邏輯,女主角每次運用宗教力量逆轉天意,都會對自己造成傷害。電影在改變世界與尋找自己所愛中作抉擇,主角們最後選擇留住自己的最愛,相信人類在不同的環境中都可以繼續生存。

電影最震撼的一幕,是東京歷經連續三年的大雨後,出現廣泛水浸,原有的都市範圍大多被淹沒,居民要遷移至高地居住。老太太特別提到,東京之前也是同一面貌,只是近年收窄港灣,才成了此刻大家眼中的東京。人類不斷挑戰自然,而自然世界會作出反撲的意味非常濃烈。

當然,導演新海誠始終以描寫情愛交錯聞名,由短片《秒速五厘米》開始已走這個路線,又不會止於人類與自然世界的抗爭。電影最終的意念是,即使天氣不似預期,在最艱難時期都不要放棄自己的所愛。人與人之間的愛最大,即使面對不能逆轉的情況,也不要放棄「愛」,因為這份愛會帶領人們再次重聚。同一個導演的兩套戲,在不同的價值觀下,同樣拍出大團圓結局,現實世界又是否同樣理想?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