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美國率先「中導試驗」後的軍事走向

2019-08-21
宋忠平
評論員
 
AAA

download.jpg

美國未免心太急了,連基本的掩飾和遮羞都不需要了,完全是赤裸裸的踐踏國際法,這就是美國的霸權。

美國國防部於在19日宣布,成功試射一枚射程超過500公里的陸基巡航導彈,距離美國8月2日正式退出《中導條約》不到三周時間。據美國國防部聲明指出,有關試射18日在加州進行,導彈飛行約500公里後擊中目標。此次試射獲得的資料等將被用於未來美國中程導彈的研發。

這種導彈的威力如何?這次試驗的是巡航導彈而非彈道導彈,因此威力有限。美國本就擁有中程陸基巡航導彈的能力,這次突破500公里實際上是突破了《中導條約》限制的500到5500公里之間。該導彈可以實現「核常兼備」,打擊精度也應在10米以下,對地下掩體進行打擊時,可攜載戰術核彈頭,或其他高爆彈頭,實現「一彈兩用」。由於這種巡航導彈的飛行速度比較慢,中國和俄羅斯擁有多種體系可以攔截。但值得關注的是,美國近期可能還會進行中程彈道導彈的試驗,這將會對中俄帶來更大的威脅。

8月2日才退出《中導條約》,美國為何這麼迫不及待?道理很簡單,美國這麼多年從來都沒閑着,這次是想藉此向國際社會宣告,自己早就有了陸基中程巡航導彈的技術能力;同時也表明,美國其實早就想退出《中導條約》,為擁有陸基導彈提供法理上的借口和依據。既然美軍一直在用海基、空基和潛基巡航導彈,改裝成陸基導彈是易如反掌。由此可見,美國的狐狸尾巴已經露出來了,美國根本就不是因為其他國家擁有而發展這種導彈,而是早就想這麼幹,所以就找其他國家來背黑鍋。從這次快速的試驗能看出美國的戰略目標究竟是什麼。

download (1).jpg

《紐約時報》早前曾引述知情五角大廈計劃的官員指出,退出《中導條約》後特朗普政府可以放開手腳試射中遠程巡航導彈,若一切順利,且找到願意供美國部署的國家,18個月左右就能部署第一批陸基巡航導彈。但至於新導彈可能部署在哪裡?據《紐約時報》引述奧巴馬任內的國家安全會議首席核子策師、現任布蘭迪斯大學專家沙摩爾表示,最有可能的就是日韓。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資深亞洲專家葛來儀則直言,最可能的地點就是日本。

的確,部署在日本的可能性要大得多。陸基巡航導彈必須部署在戰略偏後的地方,有利於導彈自身隱藏以保存實力;再加上美國在日本擁有多達55個軍事基地,選擇其中的一些基地部署巡航導彈,美軍認為完全可以自己說了算。而日本其實也想發展進攻型武器,所以他們希望通過默認美國發展進攻型武器,讓美國「開綠燈」。

美國之所以退出《中導條約》,一方面是美國把中國當成頭號假想敵,指責中國有大量的中短程彈道導彈,因此要增加對中國的軍事威懾;另一方面也是在針對俄羅斯。美國通過此舉,想增加在前沿的有效威懾,部署巡航導彈在中國和俄羅斯周邊,實施戰略威懾,並綁架盟國為自己的利益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由美國民主黨掌控的眾院,在眾院版本的2020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和國防預算法案中,已將國防部要求用於發展新中程飛彈的經費刪除。國防部在預算案中也未提出發展新中程飛彈的詳細計劃。美國是否有足夠的經費開發中程巡航導彈?其實要深刻認識到一點,美國中程巡航、彈道導彈的技術都是現成的,無需太多經費開發,只要把原有的項目升級改造即可,而這些研發的經費可以讓開發的軍火商來買單。只要有一定的市場,那些軍火商巴不得自己投資來研發。

就目前而言,中美俄之間的軍備競賽已經開始。現在美國試驗中程巡航導彈,將對其他國家和地區帶來重大挑戰,如未來真的將其部署在中國和俄羅斯周邊,必將引起中俄的強烈反制,進行對應的部署。

接下來,美國即將退出《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和《外太空條約》,這就意味着太空軍事化和核武器化就是時間問題,這個星球越來越不太平,「潘多拉魔盒」再次打開了。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藍軍,在軍事訓練演習中負責扮演假想敵。他們並非只是簡單的對抗,而是要深入透徹分析研究假想敵的戰術戰法、武器裝備,對未來戰場上可能的對抗角斗進行推演,才能達到實戰化的作用。因此,藍軍被譽為軍隊戰鬥力的「試金石」「磨刀石」。

    甘若水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