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平:朝鮮還在積極發展新型彈道導彈嗎?

2019-09-10
宋忠平
評論員
 
AAA

nk1.jpg

近日,有獨立專家向聯合國安理會對朝鮮制裁委員會提出的報告中稱,朝鮮繼續其在境外的活動,目的是發展自己的彈道導彈計劃,其中包括採購和技術合作。文件中稱:朝鮮繼續其境外活動,包括出售、購買和技術合作,目的是發展自己的彈道導彈計劃並獲得經濟利益。專家們還指出,為了彈道導彈計劃,朝鮮不斷完善其分散且隱藏的地下基礎設施,包括計劃依賴的鐵路網絡。

這份報告中稱:2019年5月4日和9日發射了新型短程彈道導彈,2019年7月24日發射了兩枚被朝中社稱為新型戰術制導武器的導彈,這些證明了朝鮮開發彈道導彈系統關鍵部件的能力,包括生產固體火箭燃料,通過使用各種類型的移動發射裝置確保可動性,以及穿透導彈防禦系統的能力。7月31日,朝鮮向日本海方向試射了兩枚導彈,飛行距離約250公里。7月25日,朝鮮也在那裡試射了兩枚導彈。此前5月4日和9日分別進行了試射,韓國方面認為試射的是彈道導彈。

這個問題不難回答,朝鮮一定還在開發新型彈道導彈,既有政治必要性,也有技術必要性,也是美朝兩國談判的需要。

確實,聯合國針對朝鮮已經有了十個制裁決議,加之美國更多的附加制裁決議,只要朝鮮發展彈道導彈技術和核武器都是違反相關決議。但特朗普上台後,朝鮮經過不懈努力,終於迎來了新一輪的「寬鬆期」。由於特朗普過分強調與金正恩的私人交情,認為只有自己才能解決朝鮮「核導問題」,因此對朝鮮釋放出來一定善意也算是做出了一定的懷柔,比如沒有指責朝鮮試驗導彈。特朗普已經三次會晤金正恩,儘管有一定政治共識而沒有實質性進展,但也算是實現了歷史性突破,這對特朗普贏得選票預期大有好處。金正恩正是抓住了特朗普的政治投機心理,才會堂而皇之、一而再再而三試驗彈道導彈和遠程火箭炮,無所顧忌所謂的制裁決議。六個朝鮮問題的當事國,提出來抗議的也只有日本一家,就連韓國都只是保持高度關注並希望低調處理,因為推動與朝鮮的和解策略比較符合文在寅的「陽光政策」。

朝鮮發展新型彈道導彈的目標訴求有幾個。

一方面是出於政治訴求。畢竟在談判桌上,籌碼越多,要價就會越高,談到最後或許就可以保留中短程彈道導彈和遠程火箭炮,而放棄洲際導彈,這比較符合美國的實際利益,而目前的制裁決議要求朝鮮放棄和銷毀一切彈道導彈技術,甚至連發射衛星都是被禁止的。

另一方面是出於軍事技術的需要。如今,韓國和日本都在大量購買先進武器裝備,包括F-35A/B隱身戰鬥機,這勢必會拉大朝鮮與周邊國家的軍事實力差距。朝鮮一旦能擁有先進的中短程戰役戰術常規彈道導彈,就可以彌補常規力量的不足。因此,在最近的頻繁試驗中,朝鮮突出武器的打擊精度而不再是依靠「大規模殺傷性彈頭」,這就是朝鮮彈道導彈「常規化」的重要轉向,畢竟美國需要朝鮮放棄「核導」,即「有核彈頭的導」,一旦朝鮮的彈道導彈攜帶的是常規彈頭,就不在被銷毀的範疇之內,這本身也是朝鮮軍事發展的重要考量。

再有一方面,朝鮮一直視彈道導彈為出口創匯的主要武器,之前的「火星」短程彈道導彈已經出口中東多個國家,但這類導彈多是採用液體火箭推進劑,快速反應能力很有限,而如今朝鮮研製的類似「伊斯坎德爾」導彈則採用固體推進劑、複合制導方式,可以實現遠程精確打擊,這類武器將會成為朝鮮未來出口武器的拳頭產品。不僅如此,朝鮮也在借鑒美軍M270遠程火箭炮的設計思路,將遠程火箭炮和戰役戰術導彈合二為一套發射系統,這種新型常規武器在實戰和武器市場中都會極具競爭力。

因此,朝鮮既然沒有和美國簽署任何關於核導的可以具體落實的協議,那就不妨趁這段真空時期抓緊時間發展各類先進武器裝備,這就是朝鮮目前的積極應對策略。

這裡還需要說明的是,儘管豐溪里核試驗場已經被炸毀,但不妨礙朝鮮繼續研製新型核武器,在第一代核武器的基礎上研製第二代核武器也比較符合朝鮮的實際利益,只要協議沒有簽,朝鮮一切都是自由的,這也是朝鮮可以自行發揮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利用好的話,對朝鮮還是大有幫助。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藍軍,在軍事訓練演習中負責扮演假想敵。他們並非只是簡單的對抗,而是要深入透徹分析研究假想敵的戰術戰法、武器裝備,對未來戰場上可能的對抗角斗進行推演,才能達到實戰化的作用。因此,藍軍被譽為軍隊戰鬥力的「試金石」「磨刀石」。

    甘若水  2022-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