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德財:中港合作藥物研發可打破歐美壟斷

2020-01-29
華德財
會計從業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1-29 at 11.19.41.jpeg

近日武漢肺炎疫情爆發,媒體焦點主要放在防疫工作,其實新型疫苗及藥物研發的進度其實同樣如火如荼。近日中國疾控中心病毒所宣佈已掌握病毒的完整基因序列,開始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發,並發現多種可能有助治療的藥物,令人鼓舞。近年世界醫藥發展都被歐美的公司壟斷,主導世界的疫苗及藥物的研發方向。今次危機也使不少中港業界人士關注自主醫藥及疫苗研發的重要性。

歐美藥廠濫用壟斷優勢的例子屢見不鮮,美國去年就有44個州發起訴訟,指控全球最大學名藥廠,以色列藥廠 Teva為首等20家藥廠涉嫌以壟斷地位,操縱百多種藥物價格,包括糖尿病、膽固醇和高血壓藥,部分藥物漲幅超過十倍。而美國藥廠吉利德去年亦曾向內地政府提出申請治療肝炎的組合樂物專利,是大型藥廠嘗試染指內地市場,發揮壟斷優勢的警號。

幸好內地近年醫藥產業漸上軌道,去年底石藥集團用於治療高血壓的新藥得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成為中國醫藥企業首個獲美國批准的新藥。該藥在國內定價不到進口產品三分之一,大大減輕患者用藥負擔,足見藥物自主研發的重要性。內地醫藥業基建、技術、人才等均已具雛型,但在相關人才、研發經驗等本港仍可發揮支援角色。 

去年中港政府就藥物監管簽定了合作協議,在港註冊的藥物日後可於大灣區同獲認證,有助本港的製藥業進軍內地,與內地相關醫療機構及公司合作研發,然後擴大藥品經銷,發揮成本優勢。以中國作為罕見病藥研發基地,在全球各地做臨床測試,成本效益甚高。在美國研發一款約需40-60億美金的新藥,在中國的成本只需十分之一或更低。

香港有達國際水平的醫學院和醫院,水準仍高於深圳和廣州,政府應加強政策配套,與內地加強溝通,進一步省卻相關產品認證、清關程序,充分發揮香港本身的醫藥業資源和人才,加強香港在大灣區的醫藥角色定位。港府亦可透過醫管局穿針引線,資助並鼓勵本地醫生參與國家新藥開發和做臨床試驗。

只要香港善用本身的醫療研發經驗和成果,以及匯集國際醫療專家及學者的優勢,與內地緊密合作,可運用內地的成本優勢,聯手加強國家的醫藥發展,打破歐美跨國藥廠的壟斷。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