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匡:為什麼自願醫保不能強制

2020-04-14
劉國匡
時事評論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04-14 at 12.08.44.jpeg

自願醫保推出接近一年,食物及衛生局官方數字顯示,在計劃首半年內,投保人數已超過30萬。在過去接近一年經濟停擺的歲月裡,自願醫保可算是極少數仍有進展,未算太受影響的産業環節,反應實在是令人鼓舞。

政府當年推出自願醫保的根本由衷,其實和長者「醫療券」是很相似的,就是:看到私家醫院和私家醫生現時有剩餘產能,想用有形之手,但又在不用大幅增加公共開支的前題下,疏導更多的病人去使用私營醫療服務。

幾年前「強制」醫保的討論

由相關計劃的草擬和諮詢階段開始,一直也有社會人士建議參考台灣健保等項目,將「自願」醫保改為「強制」。根據許復早前的文章分析,原因其實可以歸納出兩個。1)基於保險業「風險攤分」的原理,一個保障項目越多人買,平均單價越便宜;2)若能省略銷售和宣傳的行政開支,保費可能會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

可是當年政府與保險業界陷入膠著,久而未能解決的地方,從來也不是「需求側」怕沒有人買,而是「供應側」問題,簡單講即是醫療通脹。因人口老化,香港社會醫療服務需求日益殷切,醫療通脹向來是病人和保險公司的一大痛腳。

特別是保險公司,很多時對醫院計算收費的方法,基本上是沒有定價權。可是在「自願醫保」方案中,政府卻對保險公司的承保和賠償多有規定。如果計劃還要強制「焗賭」,保險公司更是肉隨砧板上,中門大開,變成私營醫療機構的提款機,財務上難有可持續性。

醫療通脹無法解決 唯有訴諸市場力量

所以,即使「強制醫保」有機會省略廣告行政等銷售開支,因為「需求」會因「強制」同時大增,在沒有其他調控措施、未同步增加供應的情況下,醫療服務的平均售價,只會井噴式上升。到頭來,保費可能比「自願」還要更高。

而經多年討論後,其實大家發現即使是政府,也沒什麼監管私營醫療收費的能力,定價權基本上是在供應側。就算是要由供應入手,大規模增加醫生護士的供應,也不是三五年內能到位的事。至於引入海外醫生,核心矛盾和解決方法已在筆者先前文章闡述,在此不贅。

所以去到最後,各界發現唯一能做到的,就是訴諸市場力量:既然「自願醫保」推出的目的,是鼓勵病人轉移使用私營服務,用「自願」的市場機制,起碼能令保險公司和私營醫療界有較多誘因,以控制成本的方式,鼓勵病人投保和增加使用私營服務。希望這能夠把醫療通漲控制在合理的水平內。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