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承傳 非遺扶貧

2020-09-22
 
AAA

00301113792_4f901d3e_副本.jpg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對某地區傳承有重要意義的行為或表現,包括風俗、文化、信仰、傳統、知識等各種非物質形式的財產。

而「非遺扶貧」是政府同地方合作支持以傳統工藝為主的非遺項目,建立就業工作坊,讓民眾可以當地就業,不用離鄉別井,民眾可以利用文化產品為自己增加收入,一舉多得。

unnamed_副本2.jpg

在湖南湘西州的花垣縣,繡娘在繡坊內十分充實,她們完成的大小作品都會收集放到網上平台抖音、淘寶、微博上進行推銷,她們的生意更愈做愈好。
有一些師傅不想家族世代傳下來的手藝失傳,願意幫助貧困鄉親,主動承擔起苗繡手藝組長任務,願意學手藝的婦女就由手藝精湛的組長進行「一對一」教導,幫助學員掌握手工編織技巧,免費學習及培訓後得到工作機會,繡娘通過自己的手藝擺脫貧困。

1125044776_15694959490761n_副本.jpg

西藏拉薩市尼木是甚有名氣的文化縣,以「尼木三絕」藏香、藏紙、普松雕刻遠近聞名。如今當地以傳承千百年的文化遺產,為當地脫貧致富帶來生機。
尼木藏族造紙技藝曾一度瀕臨消失,經過一輪保護工作,這門古老技藝得以傳承下來。

32500079qrn1pp67408.jpg

近年當地以振興傳統工藝扶貧工作有一定的成績。目前尼木縣非遺項目相關的合作坊至少有88家,為1700幾人提供職位,其中三分一師傅人從事藏香製作,年生產藏香達到50噸,產值有成5700幾萬。目前西藏已有55個縣透過非遺產業,旅遊觀光帶動經濟發展而達到扶貧的目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對某地區傳承有重要意義的行為或表現,包括風俗、文化、信仰、傳統、知識等各種非物質形式的財產。

根據政府部門最新公布 ,目前全國設立的非遺扶貧就業工坊已經超過2000個,帶動非遺項目超過2200個,培訓左將近18萬人,協助近50萬人就業機會,有20多萬貧困戶因此而脫貧。 

延伸閱讀
  • 千年以來,古時長安今日陝西西安的城牆見證了歷史變遷,曾經幾度毀於戰亂,又重建復原,牆上至今仍留有斑駁的痕迹。

    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