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瀾昌:中日關係的新興奮點:年底完成RCEP簽署

2020-09-26
劉瀾昌
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
 
AAA

5533.jpg

菅義偉接任日本首相後首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表示,「我希望同習主席保持緊密溝通,致力於加強兩國經貿合作,深化人文交流,推動日中關係邁上新台階。日方願同中方密切溝通,確保年內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加快推動日中韓自由貿易區談判,共同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中日共同維護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這在特朗普反自由化全球化的國際大變局的大背景下,尤為引人注目。這,既是未來中日關係的重點,也是世界大變局發展的一個關鍵點。中日若是攜手,特朗普基本就沒戲了,英國也沒戲了,「五眼聯盟」更是乾瞪眼。

當下離到年底還有3個月,指標性的事件就在於:年底完成RCEP簽署。這也是中日關係的新的興奮點。

表面上看,當前難點在印度,因為印度變卦,日本也曾宣示印度不簽日本也不簽。說實話,印度簽不簽不重要,日本不簽RCEP大打折扣。所以,這次「菅首相」的表態很重要。

一般認為,「菅首相」繼承安倍的路線,事實上安倍路線有着太多的菅義偉建言。菅義偉跟隨安倍近8年,在經歷了多達8次改組的安倍內閣,菅義偉始終地位穩固,成了日本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官房長官。菅義偉在競選時針對指其是外交「門外漢」的問題,回答說:「我參加了安倍政府所有的重大外交活動。安倍首相每次給美國總統特朗普打電話時,我都在現場。」「這種參與需要我事先做大量準備,這個準備的過程也是搞外交的一種過程。」菅義偉還說:「安倍外交是非常出色的外交。我是做不到的。我只能做『菅型外交』,一邊與外務省合作,一邊向安倍首相請教,然後摸索著去做。」

筆者認為,菅義偉會繼承安倍區域經濟一體化政策的基調,但是必然也要從「疫後復甦」的要求變得更積極。本來,安倍的積極性是不高的。

安倍政府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政策經過8年磨練已經成型。中國是日本的合作者,也是競爭者;日本必須抓住中國的大市場,但是同時也要與中國爭奪領導地位以謀求利益最大化。日本明白在經濟體量上已經輸給2倍半於己的中國,但是在政治價值觀方面與歐美處於民主發展行列,由於中國這樣的「異質者」;同時,由於科技仍有優勢,在全球價值鏈中的高端地位,加上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三綜合國力仍名列世界前茅。 因此,安倍政府認為儘管自身在綜合國力上相對中國已處於劣勢,但機會仍未逝去,若在特定領域如利用軟實力穩定和引領現有秩序、規則等方面擘畫得當,日本仍可以與中國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領導者競爭佔據優勢。具體到安倍政府的亞太區域一體化政策,其打出的口號是構築戰略性通商關係和推進經濟合作,重點是以 TPP 為範本在亞太地區構築新的經貿規則,藉以提升 RCEP 及中日韓 FTA 的自由化率,並在規則層面發揮主導作用。

因此,日本在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排序是TPP及之後的 CPTPP為先,之後是RCEP ,中日韓FTA擺最後。在談判中,「求質不求速」,始終堅持輸出 TPP 談判中所確定的經貿規則、牽引RCEP 實現 「TPP 化」的立場。對安倍而言,TPP 作為 「安倍經濟學」的重要環節,在國際層面主要是藉此實質上締結日美 EPA,欲藉此與美歐共同擘畫世界經貿新秩序。在特朗普政府「退群」反對全球貿易自由化後,安倍政府側重區域經濟一體化,挾CPTPP 和日歐 EPA 的氣勢,在 RCEP 及中日韓 FTA 談判中扮演規則制定主導者的角色,以彰顯日本是高水準世界貿易規則的牽引者來鞏固其在區域乃至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安倍之所以強調打造以 「高品質貿易規則」為基礎的亞太自由貿易體系,強調在國有企業、競爭政策、智慧財產權等領域形成於己有利、更加嚴苛的規則體系。其用意是為與中國爭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主導權服務,所追求的戰略意圖就是要把中國納入以日本為核心的國際經貿合作體系中,除了更多地分享進入中國市場帶來的經濟紅利外,還藉以確保對華制度優勢,獲得規則收益。中國方面,雖然提高對外開放的廣度和高度,提出了 「形成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的口號,但囿於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所處的中低端位置,整個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故此在談判條款中也需要防衞,致使RCEP 和中日韓 FTA 兩個談判均跌宕多年。

菅義偉的任期是安倍剩餘的一年任期,不管是到期大選或者是提前大選,都必須保證自民黨的執政地位。而大選能贏,他必須做好三件事:疫後復甦及為經濟持續發展鋪排新路,推延的東京奧運,以及修憲的收尾。這三件事,也都必須有良好的中日關係,東京奧運中國方面的支持相當重要,而修憲也受到中方態度的影響,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則更是被安倍和菅義偉視為有關日本的生死存亡的要素。

東京奧運會被迫推遲且仍面臨取消的風險,安倍政府借奧運提振經濟的計畫破產。而今年來受新冠疫情影響,日本經濟陷入了二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二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7.8%,按年計算實際下降27.8%。連續三個季度的經濟萎縮導致GDP降至十年新低,使得從2012年底開始實施的「安倍經濟學」所帶來的成果也已化為烏有。日本央行被迫啟動無限量印鈔模式,取消每年國債80萬億日元的購買上限。安倍還公佈了規模超100萬億日元的疫情緊急刺激措施。這是日本政府歷史上最大的經濟刺激計畫,相當於GDP的20%。

8月日本財務省出口按年下跌14.8%,跌幅較7月收窄,亦好過市場預期。其中,對美國出口按年減少21.3%,對亞洲國家出口減少7.8%,但是對中國出口則增加5.1%。疫後復甦「一枝獨秀」的中國,必然是「菅一年」的必不可少的救命稻草。加快達成RCEP和中日韓三國FTA,都有利菅義偉抓緊中國市場。

從現實來看,中日韓三國FTA還受制於日韓對二戰勞工賠償爭拗的解決,還有不少難度,而RCEP則是已經談好了,關鍵就在於菅義偉是否不受印度因素的影響。筆者相信,若年底前簽署RCEP,將是「菅內閣」的頭一功。而未來「菅內閣」發展良好的中日關係也鋪墊了一個堅實台階。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日本要實現疫後經濟復甦,離不開中國這個重要的貿易夥伴。在政治和經貿之間玩平衡符合日本的核心利益,善於投機和精算的日本也許會有新選擇。玩轉平衡中美的外交遊戲,考驗自民黨的智慧。

    張敬偉  2021-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