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我也愛大米

2020-10-09
廖書蘭
香港珠海學院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AAA

RICE1.jpg

在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同時又是最容易得到的,往往被我們忽略;譬如,大米。

不經去年的社會暴動和今年新冠肺炎的疫情折騰,根本不知道糧食——大米,原來這麽重要!大米是中國南方人的主要糧食,也可以說是亞洲人的主要糧食。

在太平盛世,我們喜歡吃西餐,馬鈴薯、牛排和麵包,加上一杯咖啡,感覺自己文明進步;那不起眼的米飯往往被我們認為是落後象徵,甚還帶一點土氣。但在災難面前,那不起眼的大米,瞬間成為大家爭相搶購的寶貝。去年超市或菜市場的乾貨店,賣米的貨架上,經常空空如也,一有新米上架,立刻被人一掃而空!市民瘋狂的儲備大米,有張相片曾經上了報紙,在某家的窗台前,有米袋堆積如小山丘或砌得像個小萬里長城。

我們為什麼不儲備麵粉?馬鈴薯之類?通泰行第二代傳人李豐年說,戰亂的時候,一袋十公斤的大米揹著逃難,足夠一家人吃足一個月;容易攜帶、煑食方便,只要有水就可以煮飯,即使沒有鍋子,可以用竹筒或者其他的器皿,煮飯煮粥一樣可以。

李豐年說,天災人禍時,大米勝過黃金。嘩!真的嗎?為什麼大米這麽好?因為其他的粗糧比較難下嚥,而大米只要煮熟了,自然發出甘甜味的飯香,甚至不需要加調味料或餸菜。試想一下,一袋十公斤的麵粉或者馬鈴薯,不容易攜帶,麵粉遇水不能再儲,兩個星期後的馬鈴薯會爛掉,會長芽發黴不能吃,而大米不會,即使大米打濕了,只要放在通風的地方吹一吹,可以儲上一年。

大米除了在中國,在亞洲亦是十分重要的主糧。所謂「早飯」,日韓的傳統早餐是吃飯,據知,菲泰馬新印等亞洲各國的農夫都習慣吃早飯下田務農。

據知,友人在英國居住,廚房的洗碗盆經常淤塞,水不流走,請了當地師傅來看,這位師傅說,中國人的櫥房洗碗盆去水的喉管特別容易淤塞;為什麼?因為廚餘的米飯塞住,例如清洗電飯煲以後,餘下的米飯就停在喉管內不容易融化,而西方的主要糧食,是馬鈴薯和麪包,它們很容易就跟著水一起沖走。

李豐年說,「大米夠『硬凈』,頂得住肚餓,特別在天災人禍時,顯得特別重要!」

家長在子女年幼時候,灌輸了他們一個觀念:「不要浪費米飯,如果吃飯時,掉下米飯,長大以後嫁的老公,娶的老婆就是個滿面麻子。」家長繼續說:「你想不想將來嫁的老公,娶的老婆是個滿面麻子呢?」孩子多數搖頭堅定回答:「不想!不想!」家長緊接著說:「那麽就把碗裏的米飯吃得乾乾淨凈,不要掉下米飯喲!」有了這一層的警惕,孩子們怎不會把碗裏的飯吃得一粒不剩,也不會掉下一粒在飯桌上呢!這與國家主席習近平近年提倡的「光盤行動」有異曲同工之效呢!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整整16天,香港人團結一心為運動員集氣!打氣!創下香港前所未有的紀錄,寓意香港最壞的時間已過,我們正邁向安定繁榮,香港否極泰來了!

    廖書蘭  2021-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