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金鋒:如何提升年輕人國家認同感?

2020-12-14
郭金鋒
資深傳媒人、福山智庫研究員
 
AAA

WhatsApp Image 2020-12-14 at 14.40.15 (1).jpeg

《八佰》/《鬼滅之刃》宣傳圖片

疫情反反覆覆,首先被政府拿來「開刀」的總是包括電影院,關閉、開放、再關閉,聖誕檔期這個屬於電影業的黃金檔期很大機會被消失了。疫情期間,兩套話題作先後上畫,一套是內地全年票房冠軍電影《八佰》,一套是已經榮登日本影史賣座電影亞軍的動畫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除了票房有距離外,兩套電影在本地引起的迴響竟然有天淵之別。後者在香港引起了熱潮,前者口碑雖佳,但依然乏人問津。基於筆者對動畫片沒有好感,故沒有入場看,「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對這套日本電影的好壞也就無法評論。但筆者選擇看了《八佰》,平心而論,這著實屬於一套不錯的大製作。為甚麼香港大多數的電影觀眾在這兩者的選擇上出現了迥然不同的取捨呢?為甚麼一些西方劇集、電影和綜藝節目在香港頗受歡迎,也植根在各個年齡層的記憶中呢?

有人說,最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政治因素,筆者不敢苟同,內地與香港間交流不足、文化認同存在差異,確實不爭的事實。筆者認為,除了要在教育上多做工作外,更應該實際想想有沒有其他更積極的行動可以推動兩地間的文化認同。

首先,政府應該與大灣區其他城市商討,引入更多香港的教育機構,讓跨境兒童可以在大灣區其他城市就學。同樣地,假如在大灣區內有多幾間著名的大專、中小學在大灣區,就可以吸引一些家庭轉到大灣區工作。多了港人在內地生活,自然多了交流,下一代也多了機會認識內地發展和生活。

第二,雖然疫情阻礙了兩地民眾交流,但是無阻文化和歷史上的交流。康文署和博物館應該加強和擴大與內地不同省市博物館的合作,把優質、獨特和有價值的文物放在香港展出。歷史博物館也有必要擴建展館,西九文化區可以預留額外的展覽用地,而且不少學校和非政府組織場地都可以進行類似的協作。

第三,提升港人在大灣區其他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便捷性。施政報告提出鼓勵年輕人到內地發展,其中的軟件配套很重要。例如房屋資訊、保險產品、醫療住院等,特區政府在各地的經貿辦都應該獲得多些人手和派駐人員去幫助在內地創業和工作的年輕人。

第四,民政局和教育局也應該優化內地交流團的質素。在過去十年間,香港年輕人到內地交流的人數上升了幾倍,政府也撥了超過一億元。但不少的非政府組織拿了錢,交差了事,政府卻沒有監察。有些交流團報名人數極低,交流團的內容也非常空泛和欠缺水平。民政局和教育局應該把資源交給有質素保證的團體和組織,以及應該要求申請撥款的團體遞交完整的報告和預算,以及在交流團舉辦後,提交詳細的學員報告和分享,用作日後批錢的參考。疫情過後,兩地交流將會正常化,政府應該早作綢繆。

另外,除了大灣區城市外,教育局應該與內地不同省市的相關部門建立溝通窗口,以學校為單位,定期作出兩地學生交流,同時也讓內地學生來港學習和體驗。只有雙向交流,促進兩地年輕人的友誼,大家擴大了生活圈子,才能談下一步,才能推動香港青年學子對國家和文化的認同感。

提升年輕人對國家的認同感,是一項艱鉅的工作,也是很難做的工作,但特區政府及有關部門責無旁貸。這是必須要做的工作,一切要從實際行動開始,日積月累,相信終究會達到預期效果的。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
  • ,真理是愈辯愈明的。海外民眾對中國存在誤解、偏見並不出奇。中國政府不應避諱敏感問題,而應針對這些問題真誠地與外來的參訪者正面交流,這樣更容易說服對方。當然,如何提升自己的論述能力和水平是另一回事

    戴慶成  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