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漢宗:培養高級管治人才:做鯰魚還是hea做?

2021-04-19
區漢宗
資深傳媒人
 
AAA

ggoo.jpg

民建聯早前提出「變革香港」自身定位改為「多渠道參與管治」,該黨舉辦「政道」治政理念研習課程,邀請社會賢達加強從政者管治之道。「政道」入讀資格並不僅僅限於民建聯成員,共吸引超過350名來自各界的專才報名參加,可見香港政治環境穩定下來,令過往有志從政的人欲借今次課程一展抱負。課程近日已經公布開學日期為六月五日。

「政道」課程邀請重量級政界人士授課,包括特首林鄭月娥及全國政協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第一課由中共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高祖貴教授,講題「百年大變局」。其餘講者還包括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強世功、央視評論員楊禹、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等人。第二課的講者是梁振英,他的講題是「愛國者治港」。林鄭正構思談談「當特首的苦與樂」,從而帶出管治的理念和實踐。 

結業論文要求學習者就「謀劃香港未來」、「古今興衰之由,長治久安之道」、「假如我是特首」三個選題中擇一完成,其「治理理念研習課程」要實現從政之道(「政道」)的目標考量相當清晰,就是為培養香港高級管治人才探路。

林鄭月娥表示「政道」中的「道」好重要,等於培養治政理念,管治需知識、技巧、熟悉政府運作等,但都唔係好緊要,因為入到政府可以在職培訓,最緊要係管治香港需要一套理念。她衷心期盼更多有才幹、有熱誠、愛國愛港的人士出任議員或官員,從而切實提升特區治理效能,為市民做實事。

但是,鑒於港府為官避事的官場文化根深蒂固,培養香港高級管治人才,入政府是做鯰魚還是hea做? 

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所以漁民總是千方百計想辦法帶活沙丁魚回港。有人在裝沙丁魚的魚槽裡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沙丁魚見了鯰魚四處躲避,這樣一來缺氧的問題得到解決,大多數活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catfish effect),而這個觀念也經常被引用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用於激勵工作方式、業務內容長時間一成不變,或是心態怠惰、缺乏活力的團隊,具體的做法則是引入具有不同能力或特質的新成員到團體中,讓原有成員產生害怕被超越的危機意識,重新燃起鬥志。

 培養香港高級管治人才出任官員,切實提升特區治理效能,當然是應該產生「鯰魚效應」,敦促AO執政黨拋開避事懈怠的陋習。700多AO分層分級,形成特區政府行政管理嚴密的金字塔,英治遺風,馬房文化等歷史痕跡往往讓政務官的任用和升遷,存在種種不正之風和漏弊,官官相衛,抱團包庇,任人唯親。手執香港管治大權的AO們懈怠避事,有權不用,有例不依,有違規不監管。培養香港高級管治人才入政府,應該發揮「鯰魚效應」,對懈怠固化的AO執政黨文化起到正面的衝擊作用。

培養香港高級管治人才,入政府當然是要避免被港府為官避事的官場文化同化,hea做混日。

民建聯創黨主席曾鈺成曾經透露,林鄭當選特首不久後與他見面,林鄭指:「你哋民建聯𠵱家有兩個局長(時任民政事務局長劉江華、時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蘇錦樑)喺我政府度,我可以話畀你知,兩個我都唔滿意。」蘇錦樑「冇得留低」,最終劉江華亦於去年4月「被離任」。

蘇錦樑的最大缺失是發牌風波及港台問題。前者指他在明知免費電視發牌問題屬高度政治敏感下,仍未有及早「把關」拆彈,事件最終「爆鑊」引發數萬示威者包圍政府總部;後者指港台在其治下不斷公然反政府,在佔領期間更淪為反政府人士的輿論基地。

從政近30年,曾是民建聯「三料議員」的民政事務局局長劉江華「下馬」,到底原因何在?時任工聯會立法會議員、現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曾在個人Youtube頻道解構事件,更對建制「盟友」劉江華毫不畀面,直言下台原因好簡單,因劉江華做事太hea,他更提到,劉江華hea的態度及至2019年區議會選舉後直言︰「成個區議會操作大家有目共睹,由藍絲與狗不得內進入某個區議員辦事處,再去到支持23條市民不得使用區議員服務,更有觀塘區議員掛起辱華banner,完全證明民政事務局hea,無做事」。劉江華被港府為官避事的官場文化同化和吞噬,不作為、不擔當,林鄭月娥對其不滿,也就不奇怪了。

在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香港期間,在會見新班子時諄諄勸勉:「為官避事平生恥」,這對端正香港官場風氣猶如黃鐘大呂、振聾發聵。培養香港高級管治人才,入政府當然是要避免被為官避事的官場文化同化和吞噬,要做鯰魚而拒絕hea做。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