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偉:中國重拳治理生態環境問題

2021-05-17
王向偉
《南華早報》前總編輯
 
AAA

WhatsApp Image 2021-05-17 at 09.55.06.jpeg

雲南省會城市昆明氣候溫和,百花競放,四季如春,被譽為「春城」。昆明滇池是雲南省最大的淡水湖,位居全國第六,是著名旅遊勝地,素有「高原明珠」之美譽。

雲貴高原動植物多樣性豐富,全國半數以上植物種類和被保護野生動物,都能在這裡找到。這就是為何中國領導人選擇昆明作為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峰會的舉辦地。峰會官方名稱是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

這是十年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生物多樣性峰會,也將是首次由中國主導達成生物多樣性主要國際框架協議,其意義可與巴黎氣候協定媲美。

習近平主席已在多個場合呼籲世界各國領導人出席峰會。但受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的影響,會議已被兩度推遲,現定於10月舉行。

出乎意料的是,中國領導人選擇此時曝光昆明地方官員與地產商相互勾結破壞生態環境的醜聞。在這一醜聞中,地方官員與開發商相互勾結,違反地方和全國性法律法規,在滇池保護區內建造住宅和高爾夫球場。

上周末以來,官方媒體對此進行了大量報道。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人員經過一個月的調查發現,滇池周邊生態系統已遭嚴重破壞。滇池位於昆明南郊,面積約310平方公里。

《人民日報》和新華社等主要媒體都發表評論,嚴厲抨擊官商勾結現象,呼籲進行嚴懲。這些報道和評論令全國上下一片嘩然,也讓即將主辦這次生物多樣性峰會的省市官員無比難堪。他們原期望利用這次峰會,提升雲南省和昆明市的國際形象。

這次「家醜外揚」之舉值得稱讚,它彰顯了中國政府重拳治理生態環境惡化的堅定決心。這和以往做法不同。要是在過去,中央會在舉行如此高規格的國際會議前夕,尤其是涉及到主辦城市的問題,通常做法是藏着掖着,以免讓媒體焦點轉向負面話題,有損中國的形象。

2012年底登上權力之巔以來,習近平主席一直着力解決污染和環境退化問題。這與反腐敗和消滅絕對貧困一樣,都是贏得民心之舉。

之前,胡錦濤等領導人也常談環保的重要性,但地方官員慢慢地發現,這些不過是空談,是無牙之虎。習近平則不同。他不僅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樣有力又易懂的話來描述自己的生態環境政策,而且還言行一致,重拳治理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

2018年,陝西省委書記趙正永就因生態環境問題而下台,並因腐敗被判死緩。他下台的導火索是,沒有落實習近平的批示指示,未能對在生態脆弱的秦嶺違法開發住宅進行調查處理,試圖敷衍了事矇混過關。

最新曝光的昆明醜聞表明,由於腐敗和貪慾作祟,當地官員對習近平生態環保政策仍持有較強的抵抗心態。環境保護督察人員發現,滇池163公里的湖岸中,約三分之一被地產開發和高爾夫球場所侵佔。督察報告着重點出了兩個項目,即一個高爾夫球場和一個住宅項目,指出其多年來一直公然違反自然保護法規,顯然是得到了地方官員的默許和支持。

新聞報道還給出了一些發人深省的細節,揭露了地方官員和商人如何上演一出出滑稽鬧劇,用一些聽起來像生態保護項目的名稱作掩護,來規避生態環保規定。

位於滇池東岸的18洞高爾夫球場,佔地703畝(約46.9公頃),其中65%屬於明令禁止此類項目的保護綠區。據報道,在「戶外旅遊休閑公園」之名的偽裝下,開發者瞞天過海,為項目辦理了必要的審批手續。項目2008年開工建設,並於2010年投入運營。其實,早在2004年,中央就已頒佈禁令,明確禁止新建高爾夫球場。然而,經過中央和地方七次清理整頓後,這家高爾夫俱樂部依然仍在運營。在其中一次治理行動中,地方官員甚至向中央撒謊,稱這家高爾夫球場已停止經營。

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人員上月抵達昆明之前,這家高爾夫球場業主匆忙在球場淺土表層插上了小樹。在電視鏡頭前,當調查人員要求當地官員用手拔下一顆小樹時,這名官員輕而易舉地就把樹拔掉了,這實在令人尷尬。

高爾夫球場附近的長腰山,是滇池另一保護區。據報道,開發商在這裡建造了大量低層住宅和別墅,把90%的山體已被開發商變成了「混凝土山」。其中一些住宅已被售出。開發商又是以建造度假區為名,辦理了必要審批手續。

在事件曝光後,省市官員匆忙趕赴現場,所有違規建築正被拆除。毫無疑問,一些地方官員將會因此受到懲罰,有人甚至會因腐敗而鋃鐺入獄。

值得關注的是,滇池雖被譽為雲貴高原的「明珠」,其實它是中國污染最嚴重的湖泊之一。上世紀80年代快速城市化進程中,不少企業都把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入滇池。多年來,滇池水質一直是「劣V類」,也就是全國水質分類的最低一級。經過30年的努力,累計治污投資已達500億元(約77億美元),滇池水質終於在2018年提升一級,到了IV類水平。

也許,中國官員希望以重拳治理昆明破壞生態為例子,以便在出席10月COP15峰會的各國領導人面前,彰顯中國生態環境保護的行動和決心。

這也同時表明,生態環境保護之路仍挑戰重重,前路漫漫。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