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樂士:香港記協 回頭是岸

2021-07-28
江樂士
前刑事檢控專員
 
AAA

44d1e39ec28425f9565ec276b3996fea.jpg

論譁眾取寵,香港記者協會﹙記協﹚無可匹敵,甚至比妄自尊大的大律師公會有過之而不及。舉例說,大律師公會主席夏博義在1 月份揚言會「推動修改」《港區國安法》,而記協比它更放肆,竟然呼籲人大要「因時制宜,考慮港人憂慮,檢討《港區國安法》的實施」。

記協當然知道全國人大對其妄言會嗤之以鼻,但它在乎的只是眼球,幾乎無日無之地發表一些嘩眾取寵的言論,目的只是要取悅美國等地的海外聽眾。

記協與公民黨一樣以取悅外國聽眾來提舉自己!例如在7月21 日有四名記者涉嫌觸犯《港區國安法》被捕,記協沒有充分研究證據就斷言這是白色恐怖,做法極其不負責任。

《記協專業守則》稱,新聞工作者「應致力確保所傳播的消息做到公平和準確,並應避免把評論和猜測當作消息」。若果記協真的重視此守則,那麼它在下結論之前,至少也應該在自己不熟悉的範疇裝扮得客觀一點。其最新年度報告進一步顯示,記協背離新聞基本原則太遠了, 回頭才是岸啊!

記協聲稱它的年度報告經常受海外媒體引用,但若果不唱衰特區政府、香港警察或香港的法律制度,其報告會被棄之如敝屣,這一點記協心知肚明。海外反華組織最不願見到的是記協正面評價香港,所以它絕不會令他們失望。記協的特長是唱衰香港,所以它絕口不提《港區國安法》有助於瓦解黑暴,助香港社會回復安寧。

記協現由《立場新聞》的副採訪主任陳朗昇掌管,它在7月15日發表其最新一份年度報告。報告並沒有像其他組織一樣採用一個中性的標題,而以《破碎的自由》這種譁眾取寵的詞句來搶眼球,延續上年度《危城下的自由》的伎倆。記協在隨意行使《基本法》賦予的言論和表達自由時,卻聲稱本港新聞自由受到打壓,縱情兜售悲情。陳朗昇聲稱去年是新聞自由最差的一年,大紀元、自由亞洲電台、法新社之流自然喜出望外地引用。

陳朗昇的前任,即該年報的總編輯楊健興不甘被搶風頭,煞有介事地稱「自由在極權下被摧毀 」。陳朗昇又聲稱,傳媒頭上已經有多把利刀,諸如打擊教唆及煽動罪行的法例,因此不要再立「假新聞法」。他這是無視假新聞當道之現實。

黑暴肆虐期間暴徒經常編造假新聞,然後在媒體之間大肆宣傳,引發一連串的恐慌、敵意和動亂。例如有人訛稱警察在太子站擊斃示威者,而且在一次行動中令一名女子單目失明。而15歲女學生陳彥霖被發現浮屍海中,縱然她的母親表示女兒自尋短見,但黑暴仍不斷散播謠言抺黑警察。這些假新聞助長了街頭暴力,所以迫切需要立法打擊造謠和散播謠言者。記協卻無視此一現實,令人細思極恐。

記協指責警方拘捕黎智英、搜查蘋果日報和凍結其資產的執法行動, 指稱這是史無前例的行動、對傳媒造成心理壓力。然而,它隻字不提黎智英等人及蘋果日報面臨的嚴重控罪。報告也沒有指出被告在法庭會受到公平審訊, 只有在沒有合理疑點情況下才會被定罪。記協沒可能不熟悉香港刑事制度,其偏頗言論背離專業守則, 卻是華盛頓政客樂於聽到的。

記協這種不負責任行為並非鮮見。在黑暴期間,大量正規和非正規媒體湧進示威地區, 阻礙警方行動,也令暴徒變得更放肆, 記協從不予以勸阻。更甚者, 黑暴運動期間大量記者證被濫發, 甚至一些稚氣未脫的學童也著上記者服飾進入示威區。一些偽記者實際上是示威者,當中有些人甚至伺機攻擊警察,阻撓警察行動和協助疑犯逃離現場。

曾出現一個奇觀: 多達150名「記者」在元朗一個購物中心報導只有10名示威者的「活動」。警方遇上這種情況時很難辨別真偽記者,令執法行動變得困難。示威者也很容易混入到記者群中躲逃警方追捕,又或許利用記者群阻撓警方行動。

警方其後不得不決定, 只承認在政府新聞處發佈系統登記的傳媒機構和國際認可的非本地媒體,但記協卻極力反對此舉,要求警方取消這項修訂,並威脅稱「否則會採取一切可行、必要措施回應」。

記協自以為是, 打著新聞自由旗號招搖。它在其年度報告中盲撐因虛假陳述而罪成的記者蔡玉玲。記協本應譴責蔡玉玲的違法行為並向運輸署致歉,但它卻把蔡玉玲描繪成新聞界的烈士。記協認為蔡玉玲不受法律約束,抨擊法庭裁定記者有罪是「嚴重衝擊第四權,令新聞自由響起喪鐘」。

港台在2019年被公眾投訴報導示威手法立場偏頗,通訊事務管理局最後裁定投訴成立,港台管理層因此在二月份決定頓整港台架構,記協竟然惱羞成怒。事實上,港台抺黑警方的報導令人反感,而其中一項慣技是讓前線記者在示威現場訪問一些樂於詆毀警察的人,然後在新聞節目中無休止地重播他們的不實指控。

針對港台的調查發現其內部管治和管理存在嚴重缺失,編採不受問責,但管理層所作出補救措施卻惹來記協責難。例如它在報告中指港台「引入更多官方宣傳」,又說政府的做法「將港台帶入死路,公眾完全不能理解」。換言之,記協對港台重回正規新聞報導表示震驚。

記協的報告處處強調記者的權利,卻忽視記者的社會責任。在警方調查恐怖主義罪行時,記者應協助警方,這是《國安法》第43條的規定,但記協對此卻感到驚恐不安。記者協助警方挫敗恐怖主義陰謀, 無疑可以拯救生命,但記協卻不以為然。記協正正是活在自己繭中的典型例子。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記協發佈2020年香港新聞自由指數為32.1分(滿分100分),成為自2013年開始年度新聞自由調查以來的最低分。記協急不可待地向世界發佈這一令人沮喪的消息,卻對其自身的貢獻隻字不提。記協不斷歪曲事實、販賣恐懼,在社會上產生極其負面的影響,也影響了一般記者及時事評論員的聲譽。

美國一位非常受人尊重的調查記者卡爾·伯恩斯坦曾經說過:「不堅守真相此一底線, 就無法服務大眾。」這一點記協應該好好銘記。可是值得擔憂的是,就算有人提醒記協這一點,也難保它會改弦易轍,畢竟,它比大多數人更清楚,外部敵對勢力最怕的就是傳播香港真相。

 

作者是前檢控專員。本文的英文版刊登在《中國日報》上。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