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碩鳴:香港想要恢復通關 接軌內地防疫才可能

2021-10-07
紀碩鳴
資深媒體人
 
AAA

 shutterstock_39287446.jpg

 

市民極度盼望盡快通關,但內地仍不放心香港政府的抗疫措施,質疑香港的特別群組豁免檢疫政策等等。香港急於想通關,防疫措施、政策必須得到內地認同。特首林鄭月娥發表第五份施政報告,也是她這一屆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聚焦未來通關是頭等大事。

這可能是林鄭月娥最舒服的一次施政報告了,前幾次都在立法會被一些議員強烈抵制甚至謾罵,也得不到社會的認同,這次的立法會肯定是百分之一百支持她,使她有十足的底氣要盡快的通關。
新冠肺炎肆虐至今近兩年,香港與內地通關來往受阻,商業及民間往來均舉步維艱。儘管香港的防疫防控很有成就,疫情的本地清零已經再次達到約50日,起碼超過了隔離控制的期限,應該已經是低風險甚至是無風險區域了。但內地仍然不鬆口,不願開放與香港通關。

內地至今尚未必對境外放開

香港和內地實行一國兩制,香港屬於境外地區。目前,內地對境外地區的來客管控比較嚴格,據了解,幾乎沒有境外地區進入中國內地是開放不需要隔離的。澳門雖然以防疫成功獲得免隔離進入,但近日,澳門出現新疫情,澳門至珠海的通道被關閉了。所以,對內地來說,防控疫情風險,對境外地區的開放是非常慬慎的。

內地在清零後,近期各地零星不斷有疫情出現,都是境外輸入引起的,加上中央對地方政府防控疫情的要求越來越高,地方政府壓力很大,從自身角度出發,不通關比通關對地方政府有利,對與香港通關的問題,內地政府自然就不那麼積極了。

目前,境外正流行大開放方針,但疫情反彈,新加坡實行入境人士居家隔離縮至10日,該國上周六新增2356宗確診個案,衛生部預計,每日新疫很快超過3000宗,甚至破5000宗。美國感染人數一直高居不下,死亡人數破了70萬。這樣的背景下,內地抗疫設防一刻也不敢鬆懈。況且,香港對境外有限度開放,令內地防疫部門認為會有防疫漏洞,這是內地不鬆口與香港通關的主要原因。

不過,最近出現了一個機遇。一直和內地通關的澳門出現本地疫情,內地亦嚴格終止了對澳門的通關開放,澳門居民進入內地的珠海市需要隔離十四天。如果澳門在一段時間內控制了疫情在本地出現,內地又重新對澳門開放,而這段時間內香港可保持本地清零,那麼,香港就應該有理由,要求參照同樣在港澳辦領導下的澳門待遇,享受開放通關政策,否則同樣「一國兩制」下的港澳,就顯得通關不公平了。

防控對接會議只有象徵性

上月26日,內地防疫及港澳辦官員與香港官員在深圳見面,首次為防疫召開專家對接會議,商討通關細節。這是中央領導在香港官員的一再懇請下,要求內地防疫專家與香港專家對接,共同商討防疫和通關事宜,原來對這樣的「對接」抱有期待,兩地專家可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防疫和通關,但從透露的信息看,對接會並沒有給出具體的通關標準、沒有明確目標。似乎是香港的代表抱着通關而去,內地的代表並沒有以早日通關為期待。

香港隨團的政府專家顧問、中大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在無綫電視節目《講清講楚》上表示,「內地對恢復通關持保留態度」。正因為態度保留,所以提出很多需要香港去改進的方面。當然,要想和內地通關,內地專家不首肯,通關仍然遙遙無期。

許樹昌教授講了,「按澳門經驗,由商討階段至通關最少需時4至5個月,換言之,內港通關可能仍有一段頗長時間。」目前,具體的時間表就是「4至5個月」,但澳門如今又有疫情,是否澳門這波疫情清零後也仍需要再有「4至5個月」的重新清零期?試目以待!

此次會議的意義就是香港和內地有決策權的專家和官員互相了解了各自的要求和期盼。我認為,這次會議後,如果香港可以持續保持本地清零二、三個月,則有機會要求召開第二次會議,為香港進一步提出通關要求打下基礎。

香港防疫必須與內地同步

要和內地通關,就必須有和內地一樣的防疫控疫措施:健康碼、行程碼、疫苗注射等都要根據內地標準做足要求。有香港「專家」提出「將21日的檢測期推前至過境前來實施」,這種與內地無法對接的措施,內地都不會輕信,無助早日通關。

看來,按照許樹昌教授講的「按澳門經驗,由商討階段至通關最少需時4至5個月。」這是硬指標,完成這個硬指標是全國各地與香港通關的前提條件。

可以考慮的方式是,在香港的防疫措施得到內地認可後,依目前香港清零的現狀,香港和廣東先行通關,符合「健康碼、行程碼、疫苗注射、核酸檢測條件的,可以先與廣東無鏠對接,進入粵澳不用隔離。在廣東呆滿14天後可以允許離開粵澳進入內地其他地區。待香港可以保持4、5個月清零後,全國各地對香港開放。一旦香港有危情,如澳門般隨時停止通關。

香港目前與內地嚴防死守的防疫還有不同,最令內地擔憂的是香港對境外人士的開放漏洞,是有可能出現的防疫疏忽。如果有科學的對境外人士赴港後的防疫隔離管理方式,可以讓內地防疫放心,配合其它通關要求和措施,早日通關才有希望。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章原刊於《碩鳴灼見》

 

延伸閱讀